《敬業與樂業》課堂教學實錄
師:那這里用設問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引起聽眾注意。
生:我認為是引起了下文,因為下文就按照為什么敬,怎樣敬來寫得。
生:第七自然段第一句也是設問。
師:那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本篇文章演講的特點?(學生邊總結大屏幕邊出示本篇演講的特點:①引用名言后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②語言通俗易懂,如話家常③結合演講情境,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④通過設問、反問引出要闡述的問題,引起聽眾的思考和注意)
(點評:總結學習2-5段的讀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剩下的段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交流,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演講的特點和議論的方法掌握得更透徹,并且在時機日臻成熟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價值觀的教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七)課堂練習:
1、背誦大比拼:
師: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同學們在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的基礎上,積累書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吧。(具體比賽要求見大屏幕,學生進行背誦比賽)同學們記憶力太好了,有的同學在2分鐘之內能背上5個句子,真是不簡單!案褂性姇鴼庾匀A”嗎,平時也要多讀書,多注意積累,積累多了,文采自然而然就好了。
(點評:語文學科本來就是一門通過長期積累才能有所收獲的學科,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加學生的文學底蘊就離不開積累。本文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格言將近10處,而且切近學生實際的富含哲理的句子也很多,無論從積累的角度還是從思想教育的角度來說,都應該讓學生多備一些,多掌握一些。)
2、仿句練習:
師:文章的第8自然段寫得也很有意思,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經常會聽到“工作好苦呀!”這樣的埋怨聲,你經常會聽到什么樣的牢騷。請以“學習好苦呀!”或“凡學習都是有趣味的”的句式為開頭,續寫一段話,可以仿照第8自然段的句式。
生:“學習好苦啊!”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是哪個學生都會常掛在口邊的。但我要問他:“學習苦,難道不學習就不苦嗎?”今天老師扯著嗓子來給我們講課,我們豎著耳朵來聽,干什么都受約束,有些同學就覺得我們真是活得太苦了;那反過來,倘若我們什么不做,整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無所事事,難道就不苦嗎?
師:是啊,既然非得學,又不能不學,那為什么不把它學好呢?有沒有同學仿照第二個例句寫得呢?
生:凡學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堅持下去,趣味自然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學業,總有許多奧妙、規律、方法可尋,只要能潛心搜索,看它顯現,為我所用,最為得意有味。第二,要想學有所成,離不了奮斗;一步步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增加。第三,學習,常常要和其他的同學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樣,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當你專心致志學習時,會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
(點評:設計這一環節,一是為了鍛煉學生組織語言、模仿造句的能力,二是引導學生對學習有個正確的認識,為下一環節作好準備。)
(八)總結提高:
師:看來我們的同學已經領悟了梁啟超先生演講的真諦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
生:有人曾經把“學海無涯苦作舟”改成了“學海無涯樂作舟”我認為只要你能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對待學習,并從中尋找學習的樂趣,就一定會覺得學習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