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A)
a.詩中的“我”經歷了自然界的災難,失去了昔日的榮華,被埋到地層深處,“我”滿懷怨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歷史。
b.詩中的“我”歷經滄桑,長久地沉默過、怨憤過,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來,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詩中的“我”是中華兒女的寫照,有著熾烈的情感,昂揚的斗志,不甘沉淪,自強不息, “我”要摧毀黑暗,迎來光明。
d.詩中的“我”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熱量,憧憬著光明燦爛前景的到來。
二、理解運用(46分)
(一)沁園春雪 (24分)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詩人說“望”,寫的卻遠超出視力所能達到的范圍,詩人選擇的觀察點很高,存在于想像之中。這樣寫,給你怎樣的感受?
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采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說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一個“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
5.如何理解“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6.詩中點明題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聯系詩中提到的歷史人物,體會此主旨句的含義。
(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14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①,/層林盡染②;/漫江碧透③/百舸爭流④。/鷹擊長空⑤,/魚翔淺底⑥,/萬類霜天競自由⑦。/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下列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毛澤東同志常用舊體詩來反映現代生活的思想感情,這些詩也是現代詩歌,如《沁園春 長沙》就是現代詩歌。
b.詞是我國古代一種可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名句、曲子詞、樂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沁園春”是詞的詞牌,這規定這一首詞的字數、平仄、押韻等;“長沙”是詞的標題,它揭示這一首詞的內容。
d.古人按字數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沁園春長沙》可定為中調。
2.詞中“看”字可稱“領字”,這領起了下文的哪些句子?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②兩句 b.①~④四句
c.①~⑥六句 d.①一⑦七句
3.運用了“詞語移用”修辭方法的是( )
a.擊 b.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