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課堂實錄
上課后,師板書“墨守陳規”師:“誰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誰帶了成語詞典也可以查一查。”
學生沉默,有學生查詞典,不一會,有一生舉手回答:
“形容堅持按老的方法做事,不敢改進,比較保守!
師:“哦,你舉右手發言,不舉左手,也是墨守陳規吧!
生笑。
師:“這個成語的典故與墨子有關,誰來介紹一下墨子?可以參照注釋,但要口述!
一生搶答:“是古時候人。”
有生接話:“當然不是現代人。”
師即興:“你們這些現代人,如果要好好學習,也可成為像戰國時期那些思想家一樣有學問。知道墨子了嗎?”
一生大悟,接言:“戰國時期思想家!
師:“真聰明,兩千年前的人,你都知道。對。他是戰國時期墨家的代表人物!
師板書“非攻”:“他的思想就是這兩個字,也就是反對侵略戰爭。他最恨的人就是布什!
學生們大笑。
師:“據說墨子很會守誠,他與一個叫魯班的還有一段故事呢。誰又能知道魯班是什么人?”
學生紛紛舉手,很積極。
一生:“是古代一個木匠,他發明了許多木匠的工具!
師:“知道有哪些嗎?”
該生:“有鋸、铇、鑿,還有很多!
師:“那就來說鋸的發明吧。同學知道魯班是怎么發明鋸的嗎?
學生舉手很多。
一生:“魯班有一天走到樹下,樹葉落下來,劃傷了他的臉。他拿起葉子一看,發現葉子邊緣有許多鋸齒,他靈機一動,發明了鋸子!
師:“那大家以后多去樹下走走,讓落葉劃一下你的臉,說不定也會靈機一動,發明個什么切肉機來。”
學生大笑。
師:“到底是怎么發明的,還有要說的嗎?”
一生:“他說的不對,是魯班上山伐木,雜草劃破了他的大腿,他撥下雜草,發現草上有鋸齒,然后就發明鋸子的!
師:“哦,魯班沒穿褲子。還有嗎?”
一生:“魯班看到一個小蟲吃葉子,就捉了蟲子,仔細察看,發現小蟲嘴里有細小的牙齒,后來就發明了鋸子。”
師笑:“也許真是這樣。關于魯班如何發明鋸子,現在有三種意見,不管是哪一種,都有道理!
師:“剛才三個同學都說到兩個詞:發現,發明。現在我也有一個‘發現’:三個同學所說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魯班是觀察身邊的事物然后才有所發明的。這好像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大家知道嗎?”
學生齊聲:“知道!
師:“什么道理?”
學生七嘴八舌:“要會觀察!薄吧朴谒伎肌!薄白鲇行娜恕薄
師大聲:“好,你們將來肯定也是一個個大發明家!
師:“剛才老師提到墨子與魯班有段故事,這就是《公輸》這篇古文中要講的,F在大家默讀課文,準備口述這個故事。”
學生們默讀……
師:能不能用一句話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生1:講了一個墨子勸說楚王不攻打宋國的故事。
生2:講了一個墨子用巧妙的言辭勸阻了一場戰爭的故事。
師:兩位同學說得都很不錯,生2還說了墨子說用的方法“巧妙的言辭”,真好。還能怎么說?
生不言。
師:能不能再擴展一下呢?一場……戰爭。
生3:以大欺小。
生4:不道義的。
師:為什么是不道義的?能從文章中找找依據么?
生紛紛:“宋無罪而攻之”,可見是不道義的。
師:說得真好,請大家打開筆記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