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與變化》教案及練習
3.教育家凱洛夫的話說得有無道理?為什么?(從已學過的課文中舉例)
4.你認為真正成才的關鍵是什么?
5.文章列舉了愛迪生、牛頓、華羅庚、達爾文、齊白石、李時珍等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
6.你是“聰明”的孩子,還是一個“笨”孩子?你怎樣看待自己?
(參考答案:1.有關系,根據英國人類學家高爾頓的調查及遺傳學家托爾曼的實驗均可證明遺傳與智力有密切的關系。 2.是為了驗證高爾頓的觀點,證明智力與遺傳密切相關。 3.有道理,“天賦僅給予一些種子,而不是現成的知識和德性”,“知識”要靠后天的教育,“德”性要靠長期的培養,如《傷仲永》中的方仲永是一個典型的反面實例,他是一個好種子(有天賦),但沒有得到發展的良好機會,最終就流于一般了。 4.后天的努力(勤學、勤思、勤問),言之有理即可。 5.“天資聰慧者是幸運的”,但它們“只是智力發展的內部條件,并非成才的決定因素”。 6.略)
上一篇:鄂教版《重復與變化》教案
下一篇:油畫《伏爾加纖夫》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