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兩篇《界碑》《小巷》同步練習
姑父說:“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說:“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還要讀,你供嗎?”
姑父堅決地說:“供!”
爹連珠炮似的說:“還考不上你供嗎?考上了你供嗎?”
氣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沖上去,給爹兩腳,可他不敢。文也是個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著一棵柏樹,無力地軟了下去。文的腦幕上閃現出一雙雙專注聽課的臉,文的耳畔回響著脆生生的上課鈴聲。
這時侯不知哪兒的廣播里傳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歌聲。歌聲里,文流下了傷心的淚:我的腳下哪有路?我的腳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過了多久,文聽到誰在叫他。這聲音多么熟悉而親切呵!文把頭倔強地扭過去。爹走上來,和藹地說:“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問:“你要咋?”文大聲說:“你不叫我復讀,我就從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文想用這話激怒爹,讓爹狠狠地打他一頓,這樣,他心里也許好受些。
誰知,聽了他的話,爹的眼睛卻濕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來,拉進他的懷里,激動地說:“爹答應你!”
聽了這話,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說:“你找爺爺,找你趙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給感動啦!沖著這股牛勁,還怕考不上大學?爹就是把腰掙彎,也要供娃復讀!”
“爹!”文大叫一聲,把爹抱住,熱淚如泉涌。
文復習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學。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爭取,這時,事情往往會出現轉機,甚至產生奇跡! 不是么?
閱讀建議
10、文中揭示產生“奇跡”的前提條件的一句話是
11、文中畫線句交代“爹的脾氣”,在文中有何作用?
12、文中兩次寫“文”一夜未眠,其表達作用是:
13、文中依次寫“文”、“爺爺”、“趙伯”、“姑父”求爹讓“文”復讀,其作用是:
14、文章大篇幅地寫“文”爭取復瀆的過程,而對復讀的經過和結果一筆帶過。為什么這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