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四、議問題
1、《談讀書》中的“從讀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的一段文字,主要論述了一個什么觀點?作者是怎樣闡述觀點的?
明確:觀點: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是用歸納法證明觀點的,先列舉六門學科的作用,最后加以歸納。
2、《談讀書》中的“人之才智但有滯礙”到“皆有特藥可醫”一段文字,主要論述了一個什么觀點?作者是怎樣闡述觀點的?
明確:觀點:讀書能彌補人精神上的缺陷。用比喻論證觀點的。
【特色鑒通】
1、《談讀書》是一篇隨筆。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隨筆對英國以至世界的影響都很大。他的隨筆,風格流暢,筆法靈活,語言警辟。本文也同樣具有這樣的特點,全文好似一篇談話,富于針對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飽學之士,對世人的諄諄告誡。從寫法上看,有如下特點。
⑴運用比喻說理。例如,“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來說明讀書對人的天賦的作用。這樣寫,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⑵運用排比說理。例如,“讀書是以怡情,是以傅彩,是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短處幽居之時;其傅朋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又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討使人靈秀,教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密,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這樣寫,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赫,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⑶運用對比說理。正面說了,再從反面來說,使說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開頭從正面論說了讀書的目的,接著從反面說了讀書的三種偏向。又如,文章的最后一個層次,先從正面說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從反面說讀書可以彌補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2、《不求甚解》是一篇雜文,同時也是一篇駁論,在論證方法有其特色。
⑴運用引證法。引用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論題,并加以分析,提出論點;引用陸象山的語錄,強調不因小失大,再次論證“不求甚解”。
⑵運用例證法。以普列漢諾夫為例,從反面論證讀書一定要虛心,不要死摳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實質。以諸葛亮為例證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讀書人。
⑶運用對比論證。普列漢諾夫和諸葛亮就是正反對比。
⑷破立結合。本文在批駁其錯誤觀點的同時闡明自己所持的觀點,邊破邊立,破立結合。
【能力練通】
一、語言訓練
1、下列加點的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a、藻飾 zǎo 狡黠xiá 大而無當dàng
b、詰難 nàn 咀嚼 jiǎo 味同嚼蠟jué
c、滯礙 chì 勸誡jiè 摳字句kōu
d、輕鄙 bbǐ 粗糙 cāo 吹毛求疵cī
2、在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文彩藻飾讀書廢時縱觀統籌
b、孜孜不倦天資聰穎濫加粗暴
c、獨到見解咬文爵字豁然貫通
d、仔細揣磨明辨是非高談闊論
3、選擇恰當的一組詞語填空()
讀史使人__,讀詩使人___,數學使人___,科學使人___,倫理學使人___,邏輯修辭之學使人___,總之,“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a、聰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辯
b、明智靈秀周密深刻莊重善辯
c、高尚明智聰慧深刻有修養巧辯
d、深刻高尚聰慧明智有修養巧辯
4、對下列復句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⑴讀書補天然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