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美》教學設計
②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給彼。
此,指形貌美,彼指內在美。全句意思說形貌美與內在美在同一個人身上難以并存。在今天看來,形貌美與內在美既有對立的一面,又有統一的一面,兩者是對立統一的。
培根之所以這樣說,是針對的社會現實而言的。
③美是不能制定規范的,創造他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能憑一種固定思維定出美的規格。但公認的規范還是有的,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第一次政協會上討論,絕大部分小組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現在的五星紅旗。《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美的;黃金分割是美的;和諧是美的……
所以改為美是不能制定(絕對)規范的,創造他的常常是機遇,而不(常)是公式。似乎更嚴密。
④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晚秋的景色是一種成熟的美,具有最豐富的內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說明有些老人,因為具有豐富的內在修養而顯示出不同尋常的成熟美。但初春、夏天,冬天分別都有不同的美,針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季節的美。
⑤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
如果單指外表的美 ,這一觀點還可以成立,但相對于內在的話,則不能成立,因為內在的美是可以保存,并能流傳于世的,像雷鋒,張海迪,《蒙娜麗莎》的微笑等等。
⑥……
六、七嘴八舌說說美
、培根認為:美德最美。確實,一個人無論容貌如何,當有了美德,他身上就會散發出美麗的光芒。同學們,縱觀古今中外,你們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為他們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嗎?
(學生各抒己見)
、名人們因為美德更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們的專利,我們平凡的人有沒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說美在于發現,同學們,你發現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一些美呢
(學生各抒己見)
七、總結:
美有很多種,有人喜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美,有人喜歡“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清新之美,還有人說健康才是真的美,總之,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美的標準,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而美德的重要性應該是永遠都不會變的,他應該成為我們永遠的追求。
八、作業:
會贊美的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會贊美的人,有一顆美好的心靈。贊美別人,就是肯定自己。在別人的優點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別人的表現中,肯定了自己的氣度。你的贊美,一如珍珠,令別人愉悅的同時也會使你光華耀眼。
請你在小卡片上,寫上一位你認為美的老師或同學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贊美。
板書設計:
論美 弗蘭西斯。培根
一、提出問題:美德最美。
二、分析問題:
1、以兩種人為例,論述人生“內在美”的重要。
2、通過三種美的比較,論述“最高的美”是行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過對比,進一步強調美德最美。
三、勉勵人們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讓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