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公輸》教學設計
3.品讀課文,學習借鑒。
問:本文是一篇以記言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動的對話、鮮明的人物形象均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本文在寫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總結明確)
明確:《公輸》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學趣味的一篇。(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反攻宋是貫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記述了這個矛盾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起初墨子和公輸盤辯論,譴責攻宋“不義”,后來和楚王辯論,把攻宋與患了“竊疾”相提并論,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宋的侵略實質。后來由辯論轉到了攻守之術的實際較量,直到打破敵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來更深入了一步,就在這對矛盾不斷發展、激化、解決的過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越來越鮮明,令人感到真實生動。(2)一波三折,懸念迭生。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見公輸盤,沒有勸阻,而是請其殺人;見楚王,不忙其事,而說偷竊病。公輸盤服、楚王稱善均未解決楚攻宋的問題,波瀾迭起,九攻九距,殺機四伏,不禁為子墨子擔憂,墨子一眼看穿并嚴正警告,在實力對比和威懾之下,迫使楚王放棄,文章一波三折,懸念迭生的寫法產生了很好的效果。(3)人物形象鮮明。文章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了三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定自若;公輸盤:頑固、陰險,狡詐;楚王:虛榮,愚蠢,狡猾。(4)語言生動,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運用排比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個連續的“……不可謂……”在語勢上像連發的炮彈一樣有力,在內容上從不同角度對公輸盤進行斥責,令其難以招架,無可推脫。
三、總結升華
1.墨子與公輸盤和楚王的這場斗爭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這場斗爭表明,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要敢于斗爭。一方面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使他們在輿論上威風掃地,另一方面,要從實力上作好充分準備,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被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而且在今天也不無借鑒意義。國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強權橫行的國際環境下,我們只有壯大實力,才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2.口語表達訓練。
(1)假如有時空隧道,你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墨子,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2)學生激情發言。
4.通過激發學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四、課堂小結
《公輸》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墨子為實現自己的“非攻”主張所進行的艱苦實踐和頑強斗爭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盤與楚王陰險、狡詐,從而說明了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野心。文章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形象鮮明,說理充分,語言生動,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學們課下閱讀《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張。
五、課后作業
1.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鑒賞短文,品評《墨子》散文的藝術魅力。
2.課外閱讀史懷譯的《敬畏生命》,了解其見解,并與《墨子•非攻》作比較,看看他們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課外閱讀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