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廣東深圳南頭中學 胡長虹
活動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通過了解錢幣的歷史,認識社會、生活、經濟、科技的發展變革,增進學生對貨幣文化的了解,全面而理性地認識金錢。掌握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學會寫作調查報告。
2.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網絡探究的快樂;激發學生對貨幣文化的熱愛;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念、消費觀念;養成合理消費、計劃開支的良好習慣。養成觀察、思考生活,針對具體問題發表感想和觀點的表達能力。
3. 過程與方法:運用上網查詢、查閱資料、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多種方式進行調查研究,提高學生深入生活、網絡、圖書,收集信息、選擇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信息的思考分析,養成留心身邊經濟生活的習慣和初步的理財意識。學生通過學習成果的發布,展示表現自我和交流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學生的準備
1. 學生閱讀課本上關于本次活動主題的相關內容,確定三個活動板塊;史記金錢、世說金錢、金錢消費面面觀;
2. 按照三個板塊的內容,學生自由組成合作小組,選舉一名組長,共同制定目標,設計方案,擬出草案,并上報給老師審核指導,之后組員開始搜集資料;
3. 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進行小組分工;
4. 確定活動手段及方式:網絡搜索,文獻查閱,問卷調查;
5. 確立成果展示方法:資料展示,故事宣傳,辯論比賽,宣讀調查報告,知識競賽。
6. 各小組將最后方案上交老師審閱,師生共同策劃展示課。
二、教師的準備
1. 為學生推薦提供相關網絡資源:
中華貨幣網
珍稀錢幣個人主頁
世界各國鈔票
世界貨幣鑒賞
如何寫調查報告
2. 設定評價量表
活動建議
板塊一:金錢史記
1. 搜集資料。
指導學生分頭行動,去圖書館、上網、去本地文史博物館搜集有關資料,弄清我國錢幣起源及發展歷史,做好文字圖片記錄。
2. 去粗取精。
指導學生對搜集的資料進行集中整理。
3. 探索發現。
啟發學生思考:在我國漫長的錢幣發展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從中獲得了什么有益的啟示?
4. 撰寫論文。
教師指導學生選題,并學習論文的常規寫法,進行合作撰寫。
板塊二:世說金錢
1. 設計值得思辯的話題。
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培養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針對當前社會中存在的金錢至上的現象歸納出一些有研討價值的話題,以供全班同學進行辯論。如你是怎樣看待“金錢是萬能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孩子在家做家務,向長輩收取報酬”“金錢道德兩難全”的?
2. 組織辯論會。
設計辯論提綱,搜集有關資料與數據,擬寫辯論文稿。邀請老師、學生共同策劃、組織一場辯論會。
板塊三:金錢消費面面觀
1. 指導學生閱讀文章《中獎那天》《名人的另類金錢觀》《我的金錢觀》,展開討論。
2. 指導學生與家長合作,分列家庭消費清單和學生本人消費清單,進行對比,分析問題。利用雙休日參與家庭的理財,感悟“勤儉持家”的道理,培養節約意識和初步的理財能力。
附:學生消費清單
3. 發放學生制作的調查問卷表,指導學生和本年級各班主任協調,以全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了解學生消費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