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
2. 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 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活動過程
導入。
主持人:貨幣,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的綜合反映。國家的興亡,民族的興衰,人民生活的好壞,無不與貨幣息息相關。但是,古往今來,不同的人對于金錢占有的態度是不同的:有人視金錢如常物“千金散盡還復來”,有人視金錢如性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人成為金錢的主人,有人成為金錢的奴仆,有人利用金錢造福一方,有人貪慕金錢終成階下囚……今天,我們就借用同學們的一雙慧眼,把金錢認識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一)金錢史記
主持人: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改朝換代,貨幣也隨其推陳出新,形成獨特的貨幣文化。
下面請第一組來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
展示一:文字介紹配圖片,演示“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史”。
展示二:關于貨幣的故事、傳奇。
展示三:未來的貨幣設想。
展示四:與金錢有關的文學作品。
展示五:貨幣知識競賽。
(二)世說金錢
主持人:賺錢是為了生存,而生存并不是為了賺錢。有錢時應多一份責任感,而不是任意揮霍。巨富李華光先生很有錢,但他卻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而把大量的錢捐給祖國的科學事業和希望工程。“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它又是萬萬不能的。”當我們用《編輯部的故事》中于德利的話來解釋自己的金錢觀時,也有人建議不妨把這句話倒過來說,即:“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金錢不是萬能的。”當然這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不知大家是否認同呢?那就請聽一場精彩的辯論賽吧(任選其一):
1. “金錢是萬能的”與“金錢不是萬能的”。
2. “金錢道德是可以統一的”與“金錢道德是不可以統一的”。
主持人:其實,錢本身并不可怕,作為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它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但如何看待錢,怎樣利用錢,卻是有好壞之別。用金錢作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追求高消費,仰慕“大款”們的“瀟灑”和“氣派”等等。這都是十分錯誤的金錢觀。
(三)金錢消費面面觀
有人說,這是個不會理財便無法生存的時代。西方人注意從小引導學生的金錢觀和消費觀。美國加州某小學給畢業班的最后一道數學題便是:在模擬現實的條件下合理花掉一百萬。花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能力。讓我們及早學會這方面的本領。
展示一:“我來當家”通過家庭消費清單與本人消費清單的比較,宣讀自己所寫的感想。
展示二:宣讀“中學生消費面面觀”調查報告,張貼展示組員的調查報告,他組同學積極參與交流。
主持人: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小組深有體會:中學生必須養成正確的消費習慣,培養正常的消費心理,以適應現實中的經濟活動需要。適度消費和合理消費就是正確消費觀的組成部分,學會消費,就應當努力做到消費的適度與合理有機結合,在正確的消費行為中感受消費對于社會的作用,在游泳中學游泳。比如,有計劃地安排好開支和開支項目的比重。改掉不良的消費習慣,等等。好了,讓我們認識消費、懂得消費,做一名前衛而理智的消費者吧!
布置作業:根據本次活動經歷,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