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文言實詞復習教案及復習題
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6.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的“益州”指蜀漢,“先帝”指劉備,“陛下”指劉禪。
b.作者分析形勢先說不利的主觀條件,后說有利的客觀條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議時,先從正面說,再從反面說。
d.本段的主旨句是“誠宜開張圣聽”,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建議。
7.這段文字分析了蜀國的內外形勢,作者的用意是( )
a.表達對“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懷念。
b.贊揚侍衛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達出師伐魏以報效先帝的決心。
d.希望劉禪認識形勢的危急,實施廣開言路的政策。
(二)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8.解釋上文中加點字。 躬: 每: 惟: 詣:
9.補出省略的詞語。(1)時先主屯( )新野 (2)君與( )俱來
10.填空。
(1)三個臭皮匠,頂個 (2)徐庶進曹營, 。
(3)“臥龍”指 ,三國故事中有一外號“鳳雛”的人是 。
11.簡答。
(1)徐庶對劉備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諸葛亮的性格特點是
(2)文中寫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又寫到劉備對諸葛亮的一席話,這表明劉備是個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