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已己》課例及點評(精選2篇)
《孔已己》課例及點評 篇1
[課堂實錄]李鎮(zhèn)西
教師: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在這影劇院的舞臺上上課,這“教室”真還有點特殊。我們真成了在演戲了。(眾笑)不過,這個布置讓我感到了一種寓意,就是今天的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你們看,同學不是坐在舞臺的中央嗎?而李老師則在舞臺的一邊。這顯然是意味著應該突出你們的作用。也就是說,你們今天千萬不要只是聽李老師上課,而應該是在李老師的協(xié)助下自己學習這篇課文。李老師第一次和你們見面,我先說一下我上課的特點。我上課喜歡同學提問或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在我看來,凡是能夠提出問題或和其他同學甚至和老師不同的觀點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同學們把問題提出來以后,李老師先不作解答,而請其他能夠解答的同學來解答,如果沒有同學能解答,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研究。也就是說,面對課文,同學們應該和老師以及作者平等對話?傊,今天這堂課,不再于老師給你們講了多少,而在于你們自己通過自己的閱讀思考對課文“悟”出了多少。
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孔已己》這篇小說。(板書課題:《孔已己》)
教師:同學們剛才也上了一堂公開課,學的是《最后一次演說》。我感到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說》和魯迅的《孔已己》有著某種聯(lián)系----《最后一次講演》是聞一多先生,在本世紀中葉,向全中國人民發(fā)出的摧毀舊中國的吶喊!而這聲“吶喊”,是本世紀初,魯迅“吶喊”的延續(xù)。魯迅為什么在本世紀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取名叫《吶喊》呢?這也許是同學們想知道的,今天,我們通過學習《吶喊》中的《孔已己》,通過對“孔已己”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許會找到答案。
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遍課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看誰的問題提得最多。
(學生獨自默讀,思考。教師巡視。)
男生A:小說開頭為什么要寫魯鎮(zhèn)酒店的柜臺“和別處不同”,是“當街的一個曲尺型的大柜臺”?
教師:這位同學第一個提問了,很好?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男生B:我想是為了說明魯鎮(zhèn)獨特的習俗,交待孔已己生活的環(huán)境,這也屬于是環(huán)境描寫吧!
教師:對,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
女生A:老師,第一段為什么要說“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xiàn)在每碗要漲到十文”?
教師:好,誰來幫她解答?
男生C:這是為了說明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
女生B:不對,我想應該是間接說明孔已己生活的年代,因為讀者從小說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體推斷出那是上世紀末發(fā)生的事。
教師:好,出現(xiàn)不同看法了。同學們想想那個意見更有道理一些?
眾學生:后面一種意見有道理些。
教師:對,我也同意后面一種意見。在這里,作者主要還是為了交待時間背景。
男生E:老師,課文上說孔已己是“站著喝酒人穿長衫的惟一的人”,我想問一問,什么叫“穿長衫的人”?
教師:好,有沒有同學能夠幫他解答這個問題呀?
。▽W生思考)
教師:我提示一下,在這里,“穿長衫”表明什么?同學們可以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的有些描寫衣著的語句。
女生C:我想是表明一種身份吧。說明他是一個讀書人,有一定身份。
教師:為什么?
女生C:因為前面說“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边@說明孔已己不是干體力活的人。
教師:你能夠聯(lián)系前后文來分析,不錯。其他同學,還有沒有什么問題?----又有同學舉手了,請那位男同學提問。
男生G:為什么作者在小說的結尾說“大約孔已己的確是死了”?既是“大約”又是“的確”,這好像是矛盾的。該怎么理解呢?
教師:好,好,你這個問題有“科研價值”。ū姶笮Γ┩瑢W們別笑,這個問題的確值得研究。因為這個問題弄懂了,這篇小說課文思想內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問題也好理解了。好吧,我們這堂課,就來研究研究這個問題。
在研究之前,讓我也向你們提出一個問題----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沒死?
眾學生:死了。
教師:根據何在?
眾學生:作者在結尾說孔已己“的確死了”。
教師:嗯,孔已己“的確死了”。同學們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為什么會“的確”死去?
。▽W生思考)
教師:李老師給你們提示一個思路:一個人的命運取決于什么?
女生D:取決于他的遭遇。
教師:對,很好。取決于他的遭遇。
男生H:還取決于他的社會背景。
教師: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就決定了他的命運。那么,我們來看看課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樣的遭遇?他又處于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之中?課文第一次正面描寫孔已己,是哪一段?
眾學生:第四段。
教師:好,我們就研究這一段。我們來看看作者通過寫孔已己的哪些語言、行為、或者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了孔已己怎樣的遭遇,他面臨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一句話,他有著怎樣的性格。
。▽W生開始默讀思考,教師巡視。)
教師: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互相交換、補充一下看法。
男生B:從作者對孔已己外貌描寫和穿著的描寫,可以看出孔已己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是個懶漢。
教師:依據何在?
男生B:課文上說他的長衫“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教師:好,你很會動腦筋。還有沒有同學發(fā)表看法?
男生I:作者通過對孔已己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說明了孔已己在……
教師:對不起,我打斷一下你。你能不能說具體些,作者是怎樣對孔已己進行描寫的?具體有什么樣的語言?
男生I:作者說“他身材很高大”……
教師:這說明什么?
男生I:說明孔已己還是具備起碼的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的。
教師:好,繼續(xù)講下去。
男生I:作者還寫他“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
教師:這又說明什么?
男生I:說明他經常受人欺負。
教師:對了,本來孔已己身材高大,又讀過書,可是還是經常被人欺負。這就是他的日常遭遇。剛才這位同學說得挺好的,請接著往下說。
男生I:還有,他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有破,似乎十多年也沒有洗過也沒有補過,這說明他不怎么勤快,比較懶惰。
教師:好,還有嗎?
男生I:還有,他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這說明他自視清高。是個書呆子。
教師:好,請坐,F(xiàn)在,同學們能不能根據這些描寫對孔已己的形象特點作一個概括。比如剛才第一位同學說孔已己是個“懶漢”,第二位發(fā)言的那位同學說孔已己是“書呆子”,那么,你認為孔已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既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我們這兒有50多位同學,應該就有50多個“孔已己”。大家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女生E:我認為孔已己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男生J:我覺得孔已己是一個好喝懶做的人。
男生K:我覺得孔已己是一個本性很善良,但是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很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人。
女生F:我覺得孔已己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
教師:剛才幾位同學談了他們對孔已己形象的理解。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F(xiàn)在,李老師把我的理解也拋出來。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確,供同學們參考。
。ǔ鍪就队捌⒔庹f)我從課文第四段和第五段中了解到,孔已己剛出場時,動作是“站著喝酒”,還有“排出大錢”----注意這個“排”字,特別傳神。我這兒不作詳細分析,但可以作個比較。你們以后讀高中要學魯迅的另外一篇小說,叫《阿Q正傳》,里面寫到阿Q到酒店是怎么付錢的呢?“滿把銅的銀的一拋:‘拿酒來!’”而孔已己呢,是一枚一枚的“排”。這不同的動作神態(tài),顯然反映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心態(tài)。好,我們接著看,身材“高大”,這剛才同學們都談到了。臉色“青白”,衣著是“長衫”,語言是“之乎者也”、“高聲嚷”、“爭辯”,遭遇呢,可以從“傷痕”上看出來。這里的“傷痕”不止是指肉體上的,還是指……
眾學生:精神上的傷痕。
教師:很好,還是指精神上的傷痕。現(xiàn)在,我可以對孔已己做這樣的概括----孔乙己是一個困窘落魄而又自視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板書)總之,孔已己是一個弱者的形象。
這是小說開始時,為我們展現(xiàn)的孔已己的形象。那么作為一個社會的弱者,他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繼續(xù)看小說后半部分幾個自然段的有關描寫,看一看孔已己在身材、語言、臉色以及其他方面都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W生默讀,思考,小聲討論)
教師:好,剛才同學們在下面議論得很熱烈,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滓鸭喊l(fā)生了什么變化。他的臉色----
眾學生:“黑而且瘦”。
教師:嗯,“黑而且瘦”,很不健康。當然,他原來的臉色也不健康,現(xiàn)在更難看了。他的身材原來是高大,現(xiàn)在還高大嗎?
學生:不高大了。
教師:為什么?
女生G:他的腿被人打斷了。
教師:是啊,原來只是“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而現(xiàn)在他的腿被人打折了,只能盤著兩推爬行。他的衣服有沒有變化?
眾學生:有。原來是長衫,現(xiàn)在是“破夾襖”。
教師:他的語言有沒有什么變化?我們仔細研究一下他和掌柜的對話。同學們想想他的語言、語氣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女生F:他的面孔“很頹唐”,他的語氣比以前更低沉了。
男生G:原來只要有人說他“偷東西”,他就會“爭辯”,現(xiàn)在是“不十分爭辯”,還有他“聲音極低”、“低聲說道”、“懇求”等等,都說明他的自尊心已受到了極大的損害,他命運更不如過去了。
教師:說得很好。其他同學還有要發(fā)言的嗎?好,你說。
男生L:他的動作也發(fā)生了變化。原來是站著喝酒,現(xiàn)在只能坐著和,但這個“坐”并不是由于他有錢了,而是由于他被打斷了腿,再也站不起來了。還有,原來他付錢是“排”,而現(xiàn)在是“摸”,這說明他的經濟狀況更加糟糕了。
教師:說得好極了!同學們分析的孔已己的這些外貌、衣著、語言、動作等等的變化,反映了他命運的惡化。
同學們注意,這一次是孔已己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以后他就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了。最后人們再次想起他,是什么由于什么原因呢?
眾學生:孔已己還欠著掌柜十九個錢。
教師:看,在這樣冷酷的社會里,孔已己當然只有死路一條。如此看來,科舉教育造就了孔已己的病態(tài)人格,而社會環(huán)境又是如此冷漠,孔已己的死是必然的了!除此之外,他別無選擇。既然這樣,為什么魯迅又要說“大約”呢?
女生H:這表明是作者的推測,因為“我”畢竟沒有親眼看見孔已己的死。
教師:那么有沒有其他人看見孔已己死呢?
眾學生:也沒有。
教師:為什么沒有呢?書上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
眾學生:(讀)“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教師:對,就是這一句話,表明了孔已己的社會地位,也說明了不可能有人關心他的死活。如果說一個“的確”說寫出了孔已己性格所導致的必然悲劇的話,那么,一個“大約”則含蓄表現(xiàn)了社會的某種特點!是什么特點呢?原文當然沒有直接概括出來,但有暗示的。我提醒同學們,同學們想想,孔已己被打折腿是在什么時候?
學眾生:(看書、思考)中秋節(jié)前后。
教師:對了,中秋節(jié)。即課文所說的“中秋前的兩三天”“中秋過后”。中秋節(jié),這正是中華民族家人團聚的日子啊,可孔乙己卻遭遇到什么?
男生M:腿被打折了。
教師:是啊,在家人團聚的時刻,孔已己卻被丁舉人吊起打了大半夜,直至打折了腿!魯迅先生這樣沉痛寫道:“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男生B:說明了魯迅先生對孔已己的同情。
教師:秋風和同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男生B:因為秋風是令人感到蕭瑟的,而孔已己的遭遇是非常悲慘的。這是用秋風來烘托一種感情,烘托一種氣氛。
教師:很好,還有沒有其他的理解?好,你說。
男生N:我的理解是,這間接地寫出了孔已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縮。因為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jié),是死亡的季節(jié)。這就暗示了孔已己的必然死亡。
教師:說得非常好!我同意你的觀點!扒镲L一天涼比一天”,我讀到這里,深深地感到人心也是一天涼比一天,社會也一天涼比一天,孔乙己的生命之火更是一天涼比一天!你剛才說秋天是死亡的季節(jié),但實際上對人們來講,秋天本來更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而在這樣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孔已己連自己的生命都難以“收獲”了,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讀到這里,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良心的讀者都會感到心情的沉重。同學們再看一看,孔已己最后是怎樣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的?請在原文中找答案。
女生I:孔已己是“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師:很好,這是對他個人的描寫;那么,其他人又是怎樣的神態(tài)呢?
女生I:其他人都沒看見。
教師:沒看見嗎?請你再仔細看看課文。
女生I:周圍的人在“說笑”。
教師:請你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遍,讀出感情,好嗎?
女生I:“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教師:是啊,最后孔已己就在旁人的說笑聲中,慢慢的走去了,也是永遠的消失了!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大約孔已己的確死了”,這個“大約”隱含著社會的冷漠,這個“的確”表現(xiàn)了孔已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會,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劇性格,也導致了孔乙己的悲劇命運!這個“人”死了,這個社會也沒有任何理由繼續(xù)存在下去!如果說我們同情孔已己的死亡,那么我們更有理由詛咒這個社會的滅亡!作者這是這樣,通過一個人寫出了一個社會。(在課題“孔已己”的下面板書了一個副標題:“一個人和一個社會”)
好,我剛才寫的這個副標題,可以看作是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F(xiàn)在,我希望你們也學李老師,給這篇課文的題目,另外加上一個副標題,表達你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或對孔已己的認識,也可以是對課文的獨特思考。
(學生開始思考)
男生O:“一個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教師:好,可以。
女生J:我想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概括,“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涼薄”!
教師:很好,這位同學借用魯迅先生自己的話來表達她對這篇課文的看法,很新穎,而且說明這位女同學課外閱讀面是比較寬的,值得大家學習。
男生G:“無望的社會造就了無望的人”!
(眾鼓掌)
教師:好,非常好!對不起,快下課了,我不能再抽更多的同學了。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想還會有更多的同學用更好的概括。我這里布置一道作文《孔已己的最后日子》我希望同學能夠接著魯迅的文章繼續(xù)寫孔已己,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寫出他最后具體是怎么死的。注意,要符合孔已己的身份和性格。
第一,同學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孔已己》,傾聽了魯迅先生在本世紀初發(fā)出的改造中國的第一聲“吶喊”!這聲吶喊,到了40年代末,發(fā)展成為以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為代表的全民族的“吶喊”,一個嶄新的中國由此誕生!現(xiàn)在,我們又來到了21世紀的門檻,在就要告別20世紀之際,我們通過《孔已己》回眸本世紀初中國那充滿冷漠、麻木的病態(tài)社會,進而展望即將邁進新世紀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中國,同學們也許會情不自禁地認識到今天改革開放事業(yè)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負擔的歷史使命。愿魯迅先生的“吶喊”成為永遠留在20世紀的絕唱!
謝謝同學們!下課。
[評點]富于創(chuàng)造的教學設計----吳玉明(成都教科所語文高級教師)
四川省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大賽,李鎮(zhèn)西老師一堂《孔已己》征服了所有聽課老師,產生了轟動效應,理所當然地獲得了第一名。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李老師的這堂課真正把學生激活了。課堂上,學生充滿了求知欲望,群情振奮,他們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道道火花,課堂氣氛熱烈和和諧。借班上課,能達到如此之境界,實屬難得。而課堂的生機勃勃,學生的積極投入,又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其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
1.讓學生質疑問難,開啟思維閘門。開始老師不急著分析講解,而是讓學生提問,使學生的思想不囿于課本和教師的講解,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大膽地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同的看法。這樣,學生思維一開始就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
2.用關鍵性的提問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深究。李老師用“孔已己究竟死沒死”引出課文最后一句“大約孔已己的確死了”,然后抓住“大約”“的確”大做文章,展開熱烈的討論。這個牛鼻子牽得好,全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人物命運及性格特征、造成孔已己悲劇的社會根源等等都順勢牽了出來,迎刃而解。
3.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背景及語言材料感悟人物的心靈。文學作品的教學,關鍵就是這個“悟”字,即能否領引學生進入人物的心靈深處。進入了,則大致也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了,沒進入,學生的情感活動仍然游離于作品之外,即使教師口若懸河,對作品條分縷析,學生仍不能理解。
《孔已己》課例及點評 篇2
《孔已己》
教師寄語:小小酒店,演出世間百態(tài);一碗濁酒,品出人間冷暖。魯迅先生曾說,《孔乙己》寫出了“一般社會對一個苦人的薄涼”。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認識孔乙己的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多角度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寫法。
2.品味小說辛辣深刻的語言,理解社會環(huán)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小說精巧的布局,了解作者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及病態(tài)社會的批判,感念社會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悲天憫人的情懷。
學習重點:
1.把握小說主題。
2.分析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多角度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寫法。
學習難點:結合時代背景,深層領會小說的思想意義。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咸亨( )酒店 硯( ) 附和( )羼( )
蘸( )舀( ) 打折( )了 綻( )出
2.解釋下列詞語
分辯:
格局:
闊綽:
污人清白:
綻出:
君子固窮:
間或:
不屑置辯:
頹唐:
營生:
二、理解探究
1.閱讀課文理清小說情節(jié)結構,并概括孔乙己的六個生活片斷。
2.小說是從哪些方面對孔乙己進行個性刻畫的?試從中歸納出孔已己的形象。
3.討論歸納小說的主題思想。
三、合作釋疑
1.小說開始介紹魯鎮(zhèn)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種人物及其相互關系,有什么作用?
2.文中有幾處寫到眾人的哄笑?他們?yōu)槭裁炊?作者用眾人的笑來貫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3..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僅僅是為了尋口酒喝,以此來麻醉失落的靈魂嗎?請大膽談出自己的看法。
4.作者沒有采用小說常用的第三人稱的寫法,而是以“小伙計”的口吻來敘述。這樣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四、課內精讀
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边@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①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闭乒褚采斐鲱^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闭乒袢匀煌匠R粯樱χ鴮λf,“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②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④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1.小說的情節(jié)可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等部分,本段在《孔乙己》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中屬于哪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本段的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贂r間:_____________②地點:_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__④事件: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畫有橫線語句的描寫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是外貌描寫,說明孔乙己的悲慘遭遇,是因為他的好喝懶做,四體不勤。
b.②句是語言描寫,表明孔乙己以謊言來維持自己的“尊嚴”,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動描寫,說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處,想在瞞和騙中茍且偷生。
d.④句是動作描寫,“摸”字形象地寫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僅有的四文錢的吝嗇心理。
4.“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時節(jié)氣候之外,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中幾次寫酒店的人對孔乙己“笑”,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確切的
一項是( )。
a.增強悲劇氣氛,與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強烈的對比。
b.揭露封建社會的冷酷。
c.批判當時群眾的麻木、冷漠。
d.加強喜劇色彩,是對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諷。
6.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對其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說明掌柜唯利是圖,一心只想著錢。
b.擔心孔乙己不能還他的錢。
c.含蓄地表現(xiàn)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價還不如十九個錢。
d.表明孔乙己每況愈下,窮困潦倒。
五、拓展延伸
閱讀《善良的種子》,回答問題。
善良的種子
朱成玉
、俑赣H常說,只要人幫人,世界上就沒有窮人。
、诟赣H不舍得花錢,是村里有名的“摳王”,可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從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盡量去幫助。記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費給了一個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鄉(xiāng)鄰以為父親又是為了節(jié)省路費,“摳王”的名號在村里愈發(fā)叫得響亮了。
、鄹赣H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顧的對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時節(jié),父親和幾個鄉(xiāng)鄰去城里買種子。買完種子后,父親的兜里還剩下100多塊錢,他沒花,連午飯都沒舍得吃,就和幾個鄉(xiāng)鄰急匆匆地坐上了回鄉(xiāng)下的客車。大概是買票的時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張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時候,那張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飛了。在那個年代,100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可以買很多東西呢。父親急得滿頭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確定錢丟了之后,父親感到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過去。車上人很多,父親看著滿車廂的人,感覺每一個都像是偷錢的人。
、芨赣H正在心里痛罵自己粗心大意的時候,聽到了車下一個女人聲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種子丟了,你們誰看到我的種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種子啊……”
、菽莻丟了種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說她把種子放在站點,自己去解了個手,就這一小會兒工夫,種子咋就沒影了呢。她說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個人支撐著,她命苦啊。她呼天搶地。車里人都紛紛對這個丟了種子的人表示同情,紛紛譴責那個偷種子的缺德的人,他斷了窮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車再說吧!备赣H勸她,忘了自己也是個遭遇了盜賊的人。
、吒赣H向同來的鄉(xiāng)鄰要了個空袋子,放到那個女人手里。他解開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個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裝種子,一邊捧一邊說:“你少種點,我也少種點,日子總能挺過去的!迸c父親同來的鄉(xiāng)鄰,看到父親的所作所為,也都紛紛打開袋子,往那個人的空袋子里捧種子。不一會兒,那個空袋子就鼓了起來,仿佛吃飽飯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說什么好,一個勁兒地要給父親和鄉(xiāng)鄰磕頭。父親說:“誰還沒有個難處,都幫一把,就挺過去了。”
⑧滿車廂的人都親眼目睹著父親的小小善舉,他們不知道父親的心靈剛剛經歷的創(chuàng)痛。父親也自始至終沒有向人說出自己的錢被偷了。
⑨下車的時候,人很擠。他感覺被人緊緊地貼了一下身子。父親再一次翻口袋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張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張,他認得,皺皺巴巴的,那上面還有他的體溫呢。
、馔鴱能嚿舷聛淼囊粋個人,父親看誰都不再像是小偷。
(11)這個世界上,每一顆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種子,或許你沒有財富,無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種子,把愛孕育,讓愛開花。這些種子會讓世界陽光明媚,花團錦簇。
1.根據選文的行文思路,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節(jié)。
父親是有名的“摳王”→( )→“女人”的種子被偷→( )→( )
2.父親的那張百元票子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和第⑩段兩個劃線語句矛盾嗎?為什么?請結合父親不同心境簡要說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哪句話具體闡釋了標題“善良的種子”的深刻含義?請用“﹏”在原文中標出。
5.選文第②段寫父親是有名的“摳王”,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細揣摩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結合全文,說說好在哪里。
他認得,皺皺巴巴的,那上面還有他的體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親的行為?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標測試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附和(hè) 硯臺(yàn) 羼水(chàn)
b.漲紅(zhàng) 綻出(zhàn) 茴香(huí)
c.間或(jiàn) 著了慌(zháo) 舀水(yǎo)
d.不屑置辯(xiāo) 腿折(shé) 蒲包(pú)
2.《孔乙己》一文的線索是( )
a.以孔乙己先后兩次出場為線索。
b.以酒店小伙計“我”的見聞為線索。
c.以孔乙己的服飾由“長”變“短”為線索。
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边@段話用的是( )
a.心理描寫 b.動作描寫 c.肖像描寫
4.下列魯迅作品中人物與作品名稱對應有誤的是( )
a.孔乙己——《孔乙己》 b.閏土——《故鄉(xiāng)》
c.七斤——《藥》 d.祥林嫂——《祝!
5.判斷下列各句說法是否正確。在正確的后面打“√”,錯的后面打“×”。
、判≌f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據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造出來的。( )
、啤犊滓壹骸芬晃闹饕墙厝×艘恍┥钇蝸碚故究滓壹哼@個反面人物的性格。
。 )
、嵌唐≌f《孔乙己》選自《吶喊》。 ( )
、瓤滓壹航绦』镉嬜R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這些動作、情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善良的心地。 ( )
⑸以“笑”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更令人悲哀,表示這不是孔乙己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深刻了。 ( )
二、(XX年河南)閱讀下面小說選段,完成1—5題。
。祝┲星镞^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磿r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已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闭乒袢匀煌匠R粯樱χ鴮λf,“孔乙已,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已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我中了!”說著,往后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走出大門不多路,一腳踹在塘里,掙起來,頭發(fā)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眾人大眼望小眼,一齊道:“原來新貴人歡喜瘋了。”老太太哭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拙病!這一瘋了,幾時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這樣的病!卻是如何是好?”眾鄰居勸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們而今且派兩個人跟定了范老爺。這里眾人家里拿些雞蛋酒米,且管待了報子上的老爹們,再為商酌!保ㄟx自《范進中舉》)
1.請各用一句話分別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ㄒ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乙已和范進都是的熱衷功名的讀書人。二人境況不同,周圍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對孔乙已的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眾鄰居對范進的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乙己被摧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范進發(fā)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甲段文字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表明作者對孔乙已的態(tài)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文字創(chuàng)設了一個滑稽可笑的場景,表明作者對范進的態(tài)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段文字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等描寫刻畫人物性格。請從上邊兩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為欣賞的動作或語言描寫的句子進行賞析。
摘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已己》學案答案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咸亨(hēng)酒店 硯(yàn) 附和(hè)羼(chān)
蘸(zhàn)舀(yǎo) 打折(shé)了 綻(zhàn)出
2.解釋下列詞語
分辯 辯白;努力加以解釋說明。
格局:布置的格式。
闊綽:闊氣。
污人清白:毀壞人家的名譽。
綻出:文中是突露出來的意思。
君子固窮:語出《論語》,意思是君子能夠安于窮困。固,安守。
間或:偶然,有時候。
不屑置辯:不值得進行辯解。
頹唐:精神不振作,情緒低落。營生:謀生,籌劃如何生活。
二、理解探究
1. 六個生活片斷是:
(1)眾人取笑孔乙己臉上又添了新傷疤;
(2)眾人譏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
(3)孔乙己為偷書作辯解;
(4)孔乙己教小伙計識字;
(5)孔乙己給小孩子們分茴香豆;
(6)側面交代孔乙己被打斷腿。
2.(1)概括介紹: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边@種矛盾現(xiàn)象充分說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
(2)肖像描寫:
、俚谝淮纬鰣觯簩懰吧聿暮芨叽蟆,說明他尚有勞動能力;“青白臉色”說明他窮困潦倒。營養(yǎng)不良又不肯勞動的結果;臉上“時常夾些傷痕”,是他窮困而偶然偷竊被人打傷的標志,也是他走向沒落的重要標志!耙徊縼y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齡較大而又精神委頓頹唐。他那件長衫“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說明他窮酸潦倒,懶得出奇的經濟狀況和性格特征。
、诘诙纬鰣觯骸八樕虾诙沂荩呀洸怀蓸幼樱┲患茒A襖”說明他衣食無著,窮途末路。“盤著兩腿,下面墊著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滿手是泥”說明他被打折了腿,喪失生活能力。
斷腿前后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3)語言神態(tài)描寫:
、偎麑θ苏f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說明他以讀書人自居,賣弄學問。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說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劭滓壹罕銤q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說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芸滓壹嚎粗鴨査娜,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說明孔乙己自命清高。
、荨翱滓壹毫⒖田@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亡籠上了一層灰色,嘴里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說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4)動作描寫:
、佟氨闩懦鼍盼拇箦X”既表現(xiàn)他拮據而窮酸的本相,又對酒店賣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規(guī)矩人。并對短衣幫的恥笑表現(xiàn)出若無其事,這一“排”的動作,恰如其分地顯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說明窮困潦倒到極點,“摸”字表明了他悲慘的境地。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窮困潦倒但好喝懶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凄苦慘絕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時又有質樸善良的一面。
3.這篇小說,通過對孔乙己后半生幾個悲慘生活片斷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備受科舉制度摧殘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示了國民冷漠、麻木的狀態(tài)。
4.
三、合作釋疑
1.咸亨酒店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小說以咸亨酒店為中心舞臺展開情節(jié),孔乙己悲劇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現(xiàn)。
2.文中四處寫眾人的哄笑。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孔乙己同處于社會底層,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對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者不但沒有同情與幫助,相反只知哄笑取樂,在勞累而苦悶的生涯中尋求片刻的快樂。
用眾人的哄笑貫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強了小說的悲劇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以樂境寫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悲劇而是社會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更加深刻了。
3.孔乙己到酒店不僅是為了尋口酒喝,以此麻醉靈魂深處的隱痛,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幫”這個社會群體中才能顯示他讀書人的身份,他要在這里尋求人們對他的“讀書人”社會地位的肯定和認可,以撫慰他那因沒考中秀才而產生的悲哀;
、凇安煌锨肪棋X”是為了表現(xiàn)他想在酒店這個小社會里尋求人們對他品行的認可;
、邸敖绦』镉嬚J字”是要求得到人們對他學識的認可;
④孔乙己在別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無情的嘲笑,只有在孩子們中間才能尋求到一點溫暖;
、菟看斡棉q解來掩飾自己的劣跡,同時也是為了想尋求一個讀書人的自尊。
4.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一個小伙計“我”的角度審視觀察周圍世界,既方便敘述,減少敘述文字,又顯得客觀、真實、可信。連一個12歲的小伙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說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有利于表達一種悲喜交融的氣氛。另外,小伙計涉世未深,還不像掌柜的那樣冷酷,表現(xiàn)出對孔乙己的同情。
四、課內精讀
1.高潮 2. ①中秋過后的一個下午②咸亨酒店③孔乙己、掌柜、“我” ④孔乙己到酒店最后一次喝酒 3.b 4. 人情冷漠,世道炎涼,孔乙己的命運也越來越悲慘了。5.d 6.c
五、拓展延伸
1.父親的錢被偷;父親及鄉(xiāng)鄰把各自的種子分給女人;父親的錢失而復得。 2.父親把自己的種子分給丟失種子的素不相識的女人的善舉,感染了周圍的人,也喚醒了偷錢人的良知。 3.不矛盾。因為第③段寫父親的錢被偷時的焦急心情,對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而第⑩段寫父親的錢失而復得后心情轉悲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 4.這個世界上,每一顆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種子,或許你沒有財富,無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種子,把愛孕育,讓愛開花。這些種子會讓世界陽光明媚,花團錦簇。 5.寫父親是有名的“摳王”,與下文父親慷慨地把自己的種子分給素不相識的女人的善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父親的善良。 6.這是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說明父親的錢珍藏已久,因錢來之不易而格外珍視,更能襯托父親善舉的可貴。 7.評價圍繞父親“善良”來談,聯(lián)系現(xiàn)實要答出做一個善良的人的正面意義。
達標測試
一、積累與運用
1.d 2.b 3.c 4.c 5.⑴√ ⑵×⑶√⑷√⑸√
二、 1.(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進因中舉而發(fā)瘋。 (意思對即可)
2.冷嘲熱諷(冷漠無情); 趨炎附勢(阿諛奉承)。
3.偷東兩被打; 因中舉而喜極發(fā)瘋; 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會的毒害等) (意思對即可)
4.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尖銳的諷刺,無情的嘲弄。 (意思對即可)
5.例如:孔乙已:低聲說道:“跌斷,跌,跌……”
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孔乙已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特點。
又如: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 “噫!好了!我中了!”
動作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了范進熱衷功名,利欲熏心的性格特點。
。ㄅe一例既可,只摘句不給分,分析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