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第九框 活動課 營造美好的文化環境
2) 負面影響
①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ヂ摼W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這使得他們頭腦中沉淀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沖突,使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盲從西方。長此以往,對于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意識形態必將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國家的政治安定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
②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占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于虛幻的環境中而不愿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③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絡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當前,網絡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因特網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 網絡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在接觸過網絡上色情內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為或動機。
4、針對上述負面影響,我們有什么好的對策呢?
與網絡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相比較,其負面影響顯得更加突出而尖銳。要解決這些問題,發揮互聯網對青少年的積極作用,擯棄和遏制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1)要盡快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機制,出臺有關法規,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網絡進行犯罪或傳播不健康信息的行為和現象。
2)加大力度,逐步實現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權益保護機構的網絡化。
3)占領網絡陣地,建立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能夠吸引青少年的網站和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加強互聯網對青少年影響的研究工作,正確制定應對措施。
5)大力培養適應網絡時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6)加大宣傳力度,使青少年認識到互聯網的負面影響,從而有效地減少和避免互聯網對青少年傷害,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積極作用。
7)在網上經常舉辦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成材的活動,吸引青少年的積極參與,達到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作用。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