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政治高頻考點 法律教育
◆考點九: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人格尊嚴權。
【教材鏈接】教科版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少年的權利》,第十課《誰為我們護航》11
【考點解讀】
知識要點:
1、人格尊嚴權的法律規定: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2、人格尊嚴權的含義: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的名譽和作為一個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
3、人格尊嚴權的內容:人格尊嚴權包括肖像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尊嚴是人格權的核心權利。
4、公民如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權?
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侵犯的時候,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必要時追究其刑事責任。與此同時,也不能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
◆考點十: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隱私權。
【教材鏈接】教科版七年級下冊 第九課《少年的權利》,第十課《誰為我們護航》
【考點解讀】
知識要點:1、隱私的含義:隱私是指公民不愿意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2、隱私的內容:a.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體缺陷、婚戀情況、家庭關系、財產狀況等;b.個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等;c.私人領域,如住宅、個人行李、書包等。3、隱私權的含義:隱私權是指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4、隱私權的內容:(1)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即私人生活安寧權。(2)個人信息保密權。公民有權對個人信息保密;(3)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即私人通信保密權。5、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1) 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2)偷看他人日記、私拆他人信件、猜測人家不愿公開的事情;(3)道聽途說傳播他人的隱私;(4)非法利用他人的個人信息;(5)打聽別人的秘密、偷聽他人私下談話等,都屬于侵害隱私權的行為。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6、應該怎樣尊重他人的隱私? (1)要樹立隱私意識。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我們不能干涉他人的私事,不打聽、不傳播別人秘密,矯正不尊重他人隱私的陋習。(2)要強化責任與信譽意識。要替親人、朋友保守秘密。7、保護自己隱私權的方法(1)運用法律保護隱私權。當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與侵權人協商,請求司法保護等方式,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若因此造成較大的精神痛苦,還有權要求精神損害賠償。(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給自己的隱私上把鎖:a.在向熟人敞開心扉時,要認真選擇傾訴對象;b.在上網時要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的知識,以避免個人隱私在網絡中被瀏覽和擴散;c.當自己遇到麻煩、產生困惑、出現煩惱時,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溝通和交流,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理解和幫助。
9、尊重他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必須遵循的公共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