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zhàn)
三 中國文化熱海外
1.導語:文化,是人類彼此增進了解的最好媒介。開放、包容、歉收并蓄,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點。中國不斷加強與各種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促進不同文明相互包容。近年來,中國與有關國家合作舉辦的各種形式的“文化周”、“文化行”、“文化節(jié)”、“文化年”等活動,促進了中國人民與有關國家人民之間的交流與了解,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對話開辟了新的形式。
2.提問:(1)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你所知道的“中國文化節(jié)”、“文化年”?
明確:XX年9月,歷時近兩年的中法文化年活動圓滿結束,共舉辦了700多個項目的活動,涵蓋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領域,幾乎覆蓋了法國全境,涉及中國26個省市;XX年10月,我國在美國的最高藝術殿堂——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中國文化節(jié)”,這是有史以來在美國進行的最重要的中國藝術展演;XX年10月,在中荷兩國政府的支持下,以享譽世界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為首的30家荷蘭文化機構,聯(lián)合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中國文化節(jié)”……
2.除了政府間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外,民間的文化“走出去”也是方興未艾。同學們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熱海外?
明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他們的人民,他們都希望更多地了不起中國,了解中國人,了解中國的文化;同時,中國也希望能讓世界上其他國家和他們的人民更多、更真實地了解中國,增進彼此的友誼。
3.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一個◎的第三個◆的內容,思考并討論相關問題。
提問:(1)你認為世界“漢語熱”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確: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促使各國與中國進行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件事,而學習漢語有助于了解中國,便于與中國人進行交流和合作。
教師補充: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使得世界上學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yè)希望謀求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教育等諸多領域展開合作。為推廣漢語教學,中國在世界各地開辦的孔子學院將達到100所。
4.教師小結:文化如橋,走出去的中國文化加深了各國人民對中國的理解和認識,消除了誤解,溝通了感情,也為相互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合作鋪平了道路。
小結
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國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xiàn)代化強國,并以自身的發(fā)展不斷對人類進步事業(yè)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同樣,世界的繁榮需要中國。中國堅持實行互利互惠的對外開放戰(zhàn)略,積極實踐與各國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fā)展。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意味著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以及眾多負責任的社會團體和億萬負責任、有愛心的國民。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政策主張,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政策,本著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努力同各國一道實踐建立和諧世界的崇高目標。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fā)展的今天,中國更加意識到不同文明之間交流與對話的重要意義,既積極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也努力吸收、借鑒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中,努力消除相互的疑慮和隔閡,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和發(fā)展模式的多樣化,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fā)展,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