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美好未來
思想品德: 4.3《創造美好的未來》教案(粵教九年級)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2、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立志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立志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愛崗敬業、奉獻社會
【重點難點】重點: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
難點:升學和就業的選擇。
【教學方法】認真閱讀課本,理清思路,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結合現實情況,針對具體案例分析討論,總結出規律,提高認識。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談自己的看法。
1989年,一位叫周武的小學教師對該校小學畢業生的成長經歷進行跟蹤調查。經過XX年的調查,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在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之后,有相當一部分會 “ 淡出 ” 優秀行列,而許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在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現出色。周武將這一現象稱為 “第十名現象”。
討論:根據你的觀察,為什么會有“第十名現象”?
(前幾名學生往往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影響了其他方面的發展,而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則是比較會學習的學生,能很好地處理好知識學習和各方面發展的關系)
初中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每一個同學面臨著升學和就業的選擇,你準備好了嗎?你準備怎樣創造美好的未來?這節課的學習或許對你有幫助。
二、自主學習
(一)新時代 新要求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p113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_____已成為當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
2、國家正在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_____社會。
3、新時代需要什么人才?
4、為了適應祖國建設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5、有位72歲的老人,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在國家放寬對考生報考大學年齡限制的情況下,于XX年、XX年兩次參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錄取。這種渴求知識的精神感動了他所報考學校的師生。經過研究,學校特許他作為旁聽生上學。
某校八年級4班學習了上述材料知識后,準備召開一個主題班會。
(1)請你為這次班會擬定一個主題。
(2)假如你是班會的一員,請圍繞主題發表你的看法。
((1)①倡導終身學習,爭做“四有”新人。②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2)①在當今社會,終身學習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終身學習既是個人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②在當代,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接受教育、勤于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③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為祖國繁榮富強建功立業。)
(二)理智面對學習壓力
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p113—114內容,分組討論辨析題:
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壓力好。
(三)克服考試焦慮
結合課本p114—115有關內容和自己的切身體驗明確以下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