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人字的意義教案
教師過渡:一百年前.身體高度殘缺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把自己的生命和幸福完全建立在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基礎上,那么,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又應如何理解生命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呢?這就是我們本堂課要學習的第四個問題。
(四)生命的價值是什么?(或人生的意義在哪里?)
請看教材第一目第三個◎第二個◆中兩幅圖,有人說圖中的主人公都是幸福的人,你認為這個說法有道理嗎?為什么?(當自己的作品被選中登上黑板報時,就會產生一種被接納、被肯定的愉悅感受。而這種愉悅感就是一種幸福體驗。這種幸福體驗不僅表現在為自己創造了幸福,還表現在通過為別人創造幸福而給自己帶來更強烈的幸福體驗。)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三個◎第二個◆第二個◇的問題。(學生:略.)
教師:是啊,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終于取得了好成績,這是幸福,而比自己差的同學在自己的幫助下獲得進步,這也是一種幸福體驗;能在一個學風優良、環境優美的學校讀書是一種幸福,而能給學校增光添彩也是一種幸福體臉……由此可見,生命的價值不僅在于為自己創造幸福,還在子為別人創造幸福后帶給自己更強烈的幸福體驗。
1、生命的價值不僅在于為自己創造幸福,還在于為別人創造幸福后帶給自己更強烈的幸福體驗。
教師過渡:每個人的生活狀態是不相同的,但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命美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美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呢?
請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三個◎第三個◆的材料。
教師:袁隆平說自己是“幸福的老頭”,你能理解他的幸福嗎?我想,在袁隆平的心里,幸福就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變為了現實;幸福就是自己發明的雜文水稻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推廣,養活了更多的人;幸福就是國家和人民給了自己很多崇高的榮譽說明對自己付出的尊重和肯定。
從袁隆平的“幸福觀”中,你們能解讀出怎樣的生命才是美好的,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嗎?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從袁隆平的“幸福觀”中,我們發現,生命美好不僅表現為個人生活幸福、美滿,還同時表現為為社會展行責任,作出貢獻。
2、生命的美好不僅應該表現為個人生活幸福、美滿,還應該表現為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為社會履行責任,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
教師小結:生命的價值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在哪里?不同時代、不同的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通過本堂課的分析,我們基本上找到了一種符合人類根本利益、共同認可的主流價值取向。那就是,生命的價值不僅在于為自己創造幸福,還在于能為別人創造幸福,人生的意義既表現為個人生活幸福、美滿,還應該表現為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為社會履行責任,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做一個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人。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實現人生的意義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在平凡崗位上創造生命的價值,熱心為他人、社會服務的意識。樹立人生的價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學習和將來的積極工作來創造的觀念。
★能力
提高對“怎樣實現人生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對現象的分析和歸納能力。提高中學生創造人生價值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
★知識
了解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知道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