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課 題
1.1.1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課 型新 授
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iu
教
學
目
標
知識技能
1.知道責任的含義、責任的來源。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每個人應該對自己負責。3.知道負責任的表現和意義,了解不負責任的后果。過程
方法
1.通過了解責任的來源,調整角色行為,承擔不同的責任。2.比較負責任的意義與不負責任的后果,能夠主動承擔責任。情感
態度
價值
觀1.對自己的責任有明確的認識,增強責任感。2.對那些為自己、為社會承擔責任的人心懷感激之情。
教學
重點
1.責任的概念。 2.責任的來源。教學
難點
1.履行責任對他人和自己的意義。 2.引導學生明確責任,形成責任意識。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導入新課引言內容: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場景,提問: (1)小方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2)你認為應該由誰來決定做哪一件事?為什么?(3)如果你是小方,你會如何決定?(1)在履行責任的時候,往往會面臨這樣或那樣的沖突。(2)應該由自己作出選擇,并且必須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3)當多種責任發生沖突時,可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進行選擇。先做重要的、必須馬上做的,再做重要的,不需要馬上做的,最后做自己愛好的事情。應該由自己作出選擇,并且必須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新課教學:一、 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幫助回答問題。聯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到面對生活,我們要學會作出選擇,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一)責任的含義
(活動一)支付賠款的案例分析(p4)
1.以對話的方式呈現情境里根的故事:這個男孩就是里根,后來當選為美國總統。[引出責任]2.提問:(1)這個少年應該賠錢給店主嗎?(少年做錯了事,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2)爸爸應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是父親的責任,我國婚姻法也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3)你贊成爸爸的決定嗎?你覺得爸爸為什么要這樣做?(父親要求孩子將來償還墊付的賠款,看上去好像對孩子的要求嚴厲了一些,但是這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很有幫助的。)(活動二)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思考:(1)你從什么時候開始,認識到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2)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責任也在逐漸增大呢?教師講述:自從走上自立的路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的擴大,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也逐漸增多。那么,什么是責任呢?小結歸納責任的含義。責任應包含兩層含義: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責任是不應該做的某些的事情。 (活動三)責任的含義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家庭、學校、社會各領域當中選擇一個角色,探討在這個領域中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填寫在課本的表格中。然后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