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一、民族精神耀中華
內容標準
三4.6 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教學目標
(一)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撐,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 能力: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文化資料的能力;提高分析歷史人物、歷史文化事件和各種文化現象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知識:了解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不竭源泉,知道民族精神的含義,認識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分析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為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當前,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重要的、緊迫的。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本課“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
本課時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內涵,充分認識民族精神對我們國家發展的重大作用。涉及到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的斗爭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和發展成就以及相關的歷史人物、典型實例,還涉及當今世界形勢和我國的基本國情。
本課時“民族精神耀中華”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講述民族精神的形成與發展,二是說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內容說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在規定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5000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要求,豐富了這個民族精神。從古至今,民族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前赴后繼、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向前發展的精神紐帶和精神支撐。在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發展的今天,民族精神更是我們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精神動力。民族精神既是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本課時的兩個問題是緊密聯系的,相輔相成。五千年文明熔鑄的民族魂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在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使之內涵更豐富、更深刻。因此,“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撐”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搜集一些關于民族精神的資料、圖片或實物;剪輯“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汶川地震救災、XX年北京奧運會的有關視頻。
學生準備:課前上網查閱或在書籍報刊中收集中國和世界的文明發展史的有關資料,預習新課。
教學活動
(一)播放歌曲、視頻,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愛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