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師: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多么令人振奮的歌詞、多么令人鼓舞的旋律。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就必須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烘托氣氛,引入課題)
多媒體展示:第九課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播放視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天安門廣場紀念活動片斷(講話、敬獻花籃、默哀等場面)。
師:看到這些場面你的心情如何?你知道八年抗日戰爭最后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生:思考,說出自己心情沉重而又很義憤;取得勝利的原因很多,其中有自強不息、團結奮斗的民族精神。
師:抗日戰爭的勝利靠的是黨的正確領導,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發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奧運精神……不正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嗎?民族精神光耀中華。
多媒體展示:民族精神耀中華。
(二)活動明理
師:中華民族精神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呢?
(教師安排兩個小活動,讓學生體味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活動一:回顧歷史,展示文明
學生把提前搜集、整理和記錄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資料,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兩個方面交流展示。見下表:(媒體展示)
教師指導生討論:燦爛的中華文明和黨的優良傳統作風之間的關系如何?
通過討論,學生應明確如下認識: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也熔鑄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內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傳統文明只有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加以繼承和發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在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返航;從“小米加步槍”到兩彈一星;從“東亞病夫”到奧運金牌世界第二。無不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使我們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中華的溫暖,祖國的偉大。我們為中華民族而歡呼,為祖國感到無比的自豪。
師生共同總結:在五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媒體展示:五千年文明熔鑄民族魂。
活動二:小品表演,內化行為
編演《愚公移山》,愚公一家被大山阻撓,但他們挖山不止,堅持不懈,其心之誠終于感動玉帝,他派神仙搬走了兩座大山。舞臺道具及場景的布置可適當從簡。《愚公移山》中的兩座大山可用書包代替。
師:通過編演小品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生討論回答:明白面對任何困難都不能退縮,要對自己有信心的道理。勇往直前,自強不息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三)共同探討:“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撐”
教師:走過中華50XX年的文明史,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讓我們一起走進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感觸那里的蒼傷與變遷。
分組討論,展開競賽:根據學生收集和已掌握的資料,填寫下表。根據座位的編排,分成6個小組展開競賽,看哪個組填的既快又好,予以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