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科技改變生活教學案
c.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速度比社會主義快 d.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6、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增強綜合國力的關鍵性因素是 ( )
a.發展科技 b.人口數量的多少 c. 資源開發與利用 d.軍隊數量與質量
多項選擇題
7.中國封建時代科技文化成就對世界的貢獻在于 ( )
a.代表著全人類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b.是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c.打擊了封建等級制度,促進了所有制的改革
d.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二、請你概括
1.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使人類進入工業時代,電力革命使人類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
三、能言善辯
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表明我國載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所以,我國已經是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
探究園地
1.為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人們的科技意識,從開始,我國每年都將舉辦“科技活動周”活動。作為“全國第五屆科技活動周”六個分會場之一的重慶市,確立了今年活動周重慶市的主題是“科技以人為本,建設和諧重慶——用科技打造三峽庫區青山、綠水、藍天工程。”
(1)請你為“全國第五屆科技活動周”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2)為配合“重慶市第五屆科技活動周”的開展,某校準備開展一系列科技活動。請你為該校設計一個活動方案。
2.在XX年2月25日召開的“廣州科普論壇”上,一份由中科院等機構的權威專家完成的有關中國科普現狀的調查報告,給了與會者不少震撼——
資料一:在中國,50個人中只有1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比發達國家落后了二三十年。XX年中國公眾的科學素養在個人素養中所占的比重僅為1.98%.盡管與上世紀90年代的0.3%相比有了較大增長,但仍處于非常落后的狀況。
資料二:與科學素養低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人的迷信程度,許多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迷信活動。與這種強烈反差相聯系的是,XX年全國有113的地區人均科普經費不足0.2元,每40個內地公民中僅有1人受過科普教育。而在公眾科學素養較高的美國,每兩個公民中就有1人參觀過科普場館,接受過相關教育。
(1)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資料一、二說明的問題。
(2)為解決資料二中反映的問題.請你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
(3)學校準備開展以“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設計三個活動內容并注明活動目的。
第一節 科技改變生活
一、選擇天地:1、d 2、c 3、a 4、b 5、d6、a 7、abd
二、輕松概括: 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三、能言善辯 觀點是片面的。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神舟”六號等。但是,從整體上看,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與創新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還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我們在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喝彩的同時,還應清醒地認識到,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