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第一課時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感悟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 加深對當代中國的認識,增進關心社會、關心世界的興趣,進而加深對黨的感情;
能力目標:理解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間的辨證關系;全面理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真正懂得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原因。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是時代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教學難點:認識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間的辨證關系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對外開放的事例,同學們都能例舉,但對外開放的實際數據、開放的程度、對外開放的性質等認識上,學生存在明顯的不足。
2、學生的需要:初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辯能力。因此《課程標準》強調,根據事實讓學生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課中,如果教師能儲備大量的數據、事例讓學生進行主題探究,既能落實學生對“對外開放”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綜合設計思路
導入:感受開放
學生觀看視頻資料,感受現在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
活動一:身邊的故事
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講述身邊的故事,發現身邊的生活由于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改變。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對外開放給自己生活帶來的影響,深刻體會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
活動二:談古論今
欣賞反映古代中國積極進行對外交流的圖片。著重以“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圓明園遺址”兩幅圖片,讓學生進行探究。
探究主題: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對當今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啟示?哭泣的圓明園對當今中國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并讓學生聯系書本47頁鄧小平的話,思考近代中國落后的原因?旨在引導學生結合歷史,發現中國歷史上那些比較強盛的時期,都是以開放的胸懷來吸納百川的。在師生共同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到:開放與興盛相伴,封閉與落后并存;無論什么國家,要發展,就要開放,就要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之中去。
活動三:時不我待,抓住機遇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經過我們二十多年的共同努力,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輝煌的建設成就。欣賞圖片,“對外開放 碩果累累”。
活動四:你說我說
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相關的例子或數據,談談對“開放”一詞的理解?
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我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體育等方面都存在著廣泛的交往和合作,感受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形勢,認識到我國的對外開放是對所有國家、所有方面的開放。
活動五:
觀看“中國入世”的視頻,閱讀“中國入世的歷程”,引發學生思考:①世貿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掌聲和擁抱說明了什么?②我國為什么要加入世貿組織?
引導學生仔細觀看視頻和閱讀材料,幫助學生認識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方面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另一方面意味著我國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在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艱辛過程,感受中國融入世界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