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2、面對這些國情,我們應該堅持哪些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
活動三:你我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觀看錄像《遲來的13億人口》,旨在用事實證明,讓學生體會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益處: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以我們杭州為例,人口自然增長率(2.31‰)大大降低,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人們的物質條件、精神風貌、社會環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為此獲得了許多的殊榮:國家環保模范城市……
請學生結合身邊的社會生活現實,談談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真正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旨在引導學生探究出我國人口的政策以及具體內容。
活動四:你我踐行
①美麗的西湖要靠我們每一個西湖人來保護、來建設。請同學們事先利用課余時間,做一個小調查,看看你生活的社區存在哪些環境問題?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不良影響?面對種種環境問題,我們該怎么辦?請你根據身邊具體的環境問題談談解決的方法。
意在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分析社會現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調查,使學生對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個感性的認識,同時,教師在對學生看法加以總結提升時,還要適當補充一些國家近幾年對環境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與成效。使學生理解“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②倡議書
以《我的一份倡議書》,號召同學們積極投身于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活動之中。意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環保能力,履行社會責任。
四、教學中的困惑
“行萬里路,歷萬端事,與讀萬卷書同等重要!”,生活如師,我們在教學中應將讀“有字書”與“無字書”喚醒并融合,將課內與課外的障壁洞穿并貫通。切實將書本中學到的知識貫徹到日常的生活中,并起到小手拉大手,共建和諧社會的作用。
第三課時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我國還面臨發達國家在科技、教育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從而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樹立積極探索,熱愛科學的精神。
能力目標:理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和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
知識目標:懂得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引導學生認識“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的道理;認識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應對世界競爭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
教學難點: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學生對“科教興國”的認識還只是停留于“概念”。如果沒有詳實的資料和事實,既不會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無法引起他們的重視,從而失卻了責任感教育的機會。因此,讓數據、統計資料充實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對我國的科技國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2、學生的需要:學生對“科技創新”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緊迫感,還僅認為創新、發明是科學家的事,這些是對于自己是高不可攀的,缺乏創新的信心。針對于此,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不斷進取的終身學習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