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的意義
第四課
課標內容
知道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生命的價值,善待生命,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用實際行動去創造生命的價值。
能力
提升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能力和實現人生意義的能力。
知識
理解人生價值的內容,知道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
教材內容要點
面對生命的思索
實現人生的意義
教材分析與處理
導語
導語首先用簡潔的語言提出了人類的一個久遠的話題,即本課的主題:“人”字的意義。然后,以問句的方式點出了本課要探究的兩個主要問題:生命的價值在哪里?怎樣才能實現人生的意義?最后,對學生學習本課提出了基本要求。
情景再現
本欄目包括一個引言和兩個目。
引言用蘊含了本課主題的詩一般的文字,自然地引出第一目要研究的第一個問題:生命的涵義究竟是什么?
兩個目分別是“面對生命的思索”和“實現人生的意義”。根據課程標準,圍繞本課主題,按其內在邏輯,分層次展現了教學內容 。第一目主要解決認識上的問題,即如何正確理解生命的涵義,如何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和人生意義。第二目主要解決實踐問題,即怎樣創造生命的價值,如何實現人生的意義。第一目是第二目的前提和基礎,第二目是第一目乃至本課的歸宿和落腳點。
第一目“面對生命的思索”由三個◎構成。
第一個◎通過古今中外人們對生命的不同體驗和感悟,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涵義。
第二個◎是在第一個◎“生命可貴”的基礎上,提出了“善待生命”的要求。怎樣善待生命是第二個◎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第三個◎善待生命要懂得生命的意義。教材首先通過奧斯特洛夫的一段話引出對“生命意義”問題的探討,然后通過兩幅漫畫和袁隆平的例子來說明生命的意義在于,既實現個人的幸福,又為別人創造幸福,為社會履行責任,做出貢獻。
第二目“實現生命的意義”著重說明怎樣實現生命的價值,由兩個◎構成。
第一個◎通過徐虎、桂希恩的事例和老子的一句話來說明,應該從日常點滴做起去創造生命的價值,實現人生的意義;應該熱心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實現人生的價值。
第二個◎首先用同齡人小凱的事例說明,中學生實現人生價值,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然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的新世紀文盲標準和當代的一些英雄模范事跡來說明,青少年為了將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閱讀與活動
閱覽人生
通過欣賞《馬班郵路上的忠誠信使》一文,感受“馬班郵路上的忠誠信使”王順友的生命價值,就在于身處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下,二十年堅守崗位,把黨的聲音、外界的信息、親友的音訊傳送給了大山里的千家萬戶,贏得了各族群眾的歡迎和贊譽。啟示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僅在于實現個人的幸福,還在于為別人創造幸福,為社會履行責任,做出貢獻;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自己的崗位做起,從日常點滴做起。
感悟名言
通過閱讀四段名言,體會到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更多地體現在為人民服務中,體現在為社會的貢獻當中;創造生命的價值,實現人生的意義,還在于從日常的平凡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