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思想品德》一問一答(初一、二部分)
(一)心理健康、道德專題(初一上下冊第1至6,初二上冊第1至4和初二下冊第8單元)
1、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哪三個方面觀察和認識自己?
答:①自己的外表和體質狀況(生理自我) ②自己的精神世界(心理自我) ③自己的社會地位(社會自我)
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認識自己?
答:①自我探索 ②與他人比較 ③傾聽他人評價
3、父親節、母親節分別在什么時候?
答: 母親節: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父親節: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4、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唯有以什么來回報?
答:愛和孝敬。
5、理解的途徑是什么?
答:溝通。
6、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什么是我們最重要的人際關系?
答:親子關系。
7、我們提倡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什么?
答:平等、民主、和諧。
8、我們最初的社會交往在哪里?
答:家庭。
9、什么是交往的前提?
答:尊重。
10、什么是交往的名片?
答:禮貌。
11、什么是習慣?
答:習慣是人們長期養成后不易改變的態度和行為。
12、什么是學習習慣?
答: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學習行為方式。
13、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從什么開始?
答:制定具體、明確、可行的計劃。
14、什么是自然界最珍貴的財富?
答:生命。
15、我們的衣、食、住、行等最終都來自于哪里?
答:大自然。
16、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什么?
答:人要知道自己為什么活著,明白人生的意義。
17、人生最寶貴的階段是什么時期?
答:青少年。
18、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是通過什么來體現的?
答:他對自我、他人、集體、社會的合理需要的滿足和貢獻。
19、人生價值的內容各有不同,但有價值的人生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是什么?
答:勞動創造。
20、什么是人生價值的源泉?
答:勞動創造。
21、什么是評價人生價值的重要標準?
答:勞動創造的成果。
22、學習、成長的最佳時期是什么時期?
答:青春期。
23、挫折和逆境對人的影響的兩重性是什么?
答:①會給我們的身心造成打擊和壓力,帶來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
②能使我們經受考驗,得到鍛煉,成為邁向成功的轉折點。
24、應對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冷靜對待,重樹信心。 ②自我疏導,善于自我排解,使情緒得到調節。
③請求幫助。(一吐為快) ④精神升華,奮發圖強去取得學習、工作和事業上的成功。
25、應對挫折最積極的態度是什么?
答:精神升華——奮發圖強去取得學習、工作和事業上的成功。
26、克服困難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勇敢面對困難。
27、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
28、自尊心和羞恥心是什么關系?
答:互為表里。
29、自尊與自負的區別是什么?
答: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負是過度地自我肯定。
30、自尊與虛榮的區別是什么?
答:自尊是對自身內在價值和尊嚴的追求,而虛榮追求的是表面的榮耀。
31、做人的基本品質是什么?
答:明善惡,辨是非。
32、做人的良知是什么?
答:正確的是非善惡觀。
33、當我們上網瀏覽、看電視、讀報刊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學會選擇。
34、什么是“社會流行”?
答:“社會流行”是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文化、心理的綜合反映。
35、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社會流行”?
答:對流行的事物,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了解它們所具有的意義、所包含的價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