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思想品德》一問一答(初一、二部分)
答:16周歲。
14、什么是社會保護?
答:社會保護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
15、什么是司法保護?
答:司法保護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國家執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所實施的保護措施。
16、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哪幾方面的自我保護?
答:防火、防水、防電、防盜。
17、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答:尋求法律幫助,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
18、根據合法權益受到不同侵害的情況,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主要有哪些?
答:訴訟途徑、非訴訟途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19、訴訟途徑即是打官司,可分為哪幾種?
答: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20、非訴訟途徑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答: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
21、法律服務的主要機構有哪些?
答: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
22、什么是違法行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23、違法行為可分為哪兩大類?
答: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
24、從法律類別來看,違法行為可分為哪幾類?
答:違憲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
25、什么是一般違法行為?
答:對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26、什么是犯罪?
答:所謂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很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27、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什么?(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是什么?)
答:①嚴重社會危害性 ②刑事違法性 ③應受刑罰當罰性
28、為什么說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本質是相同的?
答:因為兩者都具有社會危害性。
29、未成年人中學生怎樣才能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答:①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
②防范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 ③熱情幫助有不良行為的同學。
30、為什么要對犯罪分子給予刑事制裁?
答:因為任何犯罪行為都對社會、對他人造成危害。
31、我國的刑罰可分為哪兩大類?
答:主刑和附加刑。
32、什么是主刑?
答:主刑也叫基本刑 ,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
33、主刑包括哪幾種?
答: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34、什么是附加刑?
答: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
35、附加刑包括哪幾種?
答: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36、 主刑與附加刑有何區別?
答:①主刑只能獨立運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②附加刑既可以作為主刑的附加刑適用,又可以獨立適用。
37、法律的功能是什么?
答: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秩序。
38、刑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
39、當遇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該怎么做?
答:我們要運用法律武器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40、吸毒與販毒有何區別?
答:①吸毒是一般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②販毒是犯罪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41、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①避開誘因法 ②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法 ③專時專用法 ④聯想后果法 ⑤請人監督法。
42、什么是公民?
答: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43、什么是國籍?
答:國籍是一個人屬于某個國家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