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思想品德》一問一答(初一、二部分)
65、什么是親社會行為?
答: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66、我們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是什么?
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
67、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某一個社區中,什么可以成為我們參與社會服務的起點?
答:社區。
68、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樹立服務社會的精神有什么意義?
答:①有助于增長我們的社會知識,鍛煉實踐能力;②有助于培養優秀的品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69、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民族文化素養的人,我們就需要積極地學習和主動地汲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或方式深入了解和體悟民族文化的精粹?
答:①課堂上的學習②課外閱讀 ③藝術欣賞 ④社會調查 ⑤對中國文化典籍進行研讀 ⑥與傳統藝術和古跡民俗接觸
70、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是什么?
答:民族文化。
71、傳統文化中有哪些應該拋棄的糟粕?
答:①等級秩序 ②無條件服從祖先舊制 ③保持現狀 ④男尊女卑 ⑤消極忍耐
72、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什么?
答:能夠順應時代變遷,吐故納新,保持自身的蓬勃旺盛。
73、無數歌唱祖國、傳遞人民心聲的歌曲,跨越了漫長的時光,至今為人們所傳唱。請你列舉幾首歌曲名稱。
答:①《義勇軍進行曲》 ②《東方紅》 ③《春天的故事》 ④《走進新時代》 ⑤《南泥灣》
74、請列舉幾種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答:①川劇變臉 ②陜西剪紙 ③無錫泥人 ④天津年畫 ⑤貴州蠟染
75、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多彩,請列舉幾種文化精粹。
答:①京劇 ②書法 ③刺繡 ④陶瓷
76、請列舉幾種有地方特色的演出形式。
答:①高甲戲 ②南音 ③茶藝表演 ④拍胸舞
77、請列舉幾種民間工藝品。
答:①剪紙 ②刺繡 ③草編 ④竹編 ⑤泥塑
78、請列舉幾種我市(泉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答:①高甲戲 ②南音 ③拍胸舞 ④木偶戲
79、為什么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盡管特色各異,彼此又是息息相通的?
答:因為我們都是人類,我們有著彼此相通的心靈和情感。
80、在不同的文化中,必然存在的相同合理內核是什么?
答:真誠、善良、友愛、和平等人類的共同價值。
81、不同文明之間彼此溝通的橋梁是什么?
答:平等交流、相互包容。
82、我們應以什么態度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差異?
答:平等尊重、理解寬容。
83、矛盾、對抗、沖突、戰爭依然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發生和進行著,各種矛盾沖突的根源是什么?
答:①國家利益的沖突。 ②民族文化的差異。 ③不同信仰和意識形態的隔閡。
84、什么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整體?
答:全球化。
85、在現代社會中,社會合作是由公民通過什么來組織和實施的?
答:民主選舉的方式所產生的政府。
86、政府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答:①制定公民認可的制度和政策。 ②負責安排制度和政策的實施與監督。
87、為了更好地在社會合作中保證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維護社會穩定,需要在社會合作中確立和遵循什么原則?
答:公平。
88、從小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有什么意義?
答:①有助于我們個人素質、個人能力的提高和個人前途的發展。 ②有助于建設一個更加穩定、繁榮的社會。
89、公平的合作需要什么來支持?
答:①正義的制度;②良好的道德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