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難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針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無意識地浪費資源、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的現狀,引入典型的事例,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再引入數字資料,來增強學生對地球生存環境的危機、憂患意識。
2、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必須讓學生對當前世界的環境現狀,特別是對自己國家的環境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而在實際生活中落實環保行為,培養環保習慣,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教育目的。
三、綜合設計思路
導入:
欣賞flash《美麗新世界》,意在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一:七嘴八舌
①短片中列舉了哪些破壞我們美麗家園的行為?
②你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還存在哪些不利于我們地球母親的做法?
在學生議論、交流之后,教師呈現“痛心的生活”一組圖片,意在讓學生更深切的體會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其嚴重危害。
活動二:熱點聚焦——關注家鄉的發展。
教師出示閱讀資料,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
《艱難的抉擇》
在杭州市建委前天召開的會議上,傳出信息:杭州初步定于9月底前,湖墅路上的電車線路將全部拆除。至于文暉路以北的電車線網,令作方案。是否在其他道路上架設電車線網,暫不清楚。
留下“電車”?還是拆除“電車”?這是個艱難的抉擇!
活動三:模擬聽證會
活動規則:
(1)將全班分為六組,分別扮演居民、政府官員、環保專家、企業經營者、工人、外來游客。
(2)分組討論,各組推薦代表陳述觀點。
(3)觀點陳述分為主題發言和自由辯論兩個階段。
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①盡可能從上述案例的各個角度提出觀點,分析理由。②你認為哪一種觀點更加讓人接受?為什么?③從“生產的發展”,“環境的保護”,“資源的合理利用”三者之間的關系上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
設計這個活動提供兩種可選擇的情形,讓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如何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是從個人的、暫時的利益出發?還是從整體的、長遠的利益出發?以此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確立科學發展觀。
相關鏈接:可持續發展戰略
活動四:理性思考
觀看視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引發學生思考:
①我們生產生活需要的資源有哪些?你知道它們的數量嗎?
草地 耕地 礦產 森林 河流年徑流量
總量居世界位次 3 4 3 6 6
人均占有量相當于世界 1/3 1/3 3/5 1/5 1/4
②中國水資源的有關數據表
資源總量 人均占有量 空間分布 有效利用率 污染程度
居世界第六位 世界人均的1/4 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相當于發達國家的一半 全國2/3的河流受污染
③我國的資源利用情況于發達國家的比較:
資源 我國利用情況 發達國家利用情況
農業用水 有效利用30—40% 70—80%
工業用水 重復利用50% 80%
礦產 回采率30—50% 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