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能源 利用率30% 40%
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展示一組我們身邊浪費資源,不合理利用資源的資料,(必須課前事先布置課外調查),敲響我們生存危機的警鐘。
活動五:我的未來我做主(放飛想像的翅膀,續寫故事。)
為使我們的家—— “地球”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議,請在故事續寫中呈現出來。旨在引導學生樹立循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環保小事,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來踐行科學發展觀,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活動六:你我踐行
落實科學發展觀,打造節約型社會,從你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介紹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小事。
結束語:
1971年美國宇航員詹姆斯•歐文返回地球后說:
“站在月球上遠遠望去,我第一次驚異發現,我們的地球是那樣的偉大而美麗,又是那樣的渺小而脆弱!……造化賜給我們人類的竟是一個如此狹小的生存空間,她太寶貴了!我突然捫心自問,我們從前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有些自私?那一刻,我最迫切的想法是重返地球并告訴所有的人們:只有我們的地球是溫暖的,有生命的。好好地照料我們的地球,珍惜我們的地球,加倍愛護環境,愛護生命,愛護生活吧!”
歌曲欣賞《只有一個地球》
四、教學中的困惑
思想性和人文性是本課程的主要特點,但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人文精神的習得和養成,采用單一的說教是不可能達成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體驗情境,使教學內容活動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內化教學內容,從而更好的習得和養成人文精神,在本節課,通過設計六個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體現思想品德課程的實踐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