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愛心永不變 教案
之所以是教學的難點,是因為要養成樂于助人的品質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很難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就能實現這一教育目標。
要突破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空洞的說教,要善于結合現實生活中生動、感人的事例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的情感,轉變學生的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樂于助人,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另一方面,在課后,教師可以根據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一些愛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進一步體驗愛的快樂和愉悅。
2.懂得愛是雙向的、互動的,愛與被愛相輔相成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理解愛與被愛相輔相成,這對九年級的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要突破這一難點,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在理論上抽象的分析,而應當通過生動、具體的事例來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懂得愛是雙向的、互動的,引導學生在享受被愛的同時,學會向他人和社會奉獻愛心。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愛是高尚的情感”——體驗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第二課時:“奏響愛的和弦”(上)——懂得愛和被愛相輔相成,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養成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品質,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第三課時:“奏響愛的和弦”(下)——根據當地學生實際,組織一次愛心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愛的快樂和愉悅,進一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學情分析
第1課時 愛是高尚的情感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和愛護是人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
能力
培養學生在愛與被愛之中感悟生活、熱愛生活的能力。
知識
懂得愛不僅存在于親情之中,而且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愛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體驗愛的情感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知識要點
1.愛在你我身邊。(1)愛存在于親情之中。親情之愛最真最純。(2)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方面。
2、愛的作用。(1)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的關愛,是人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有效力量。(2)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消極情緒,增強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氣。(3)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困難,戰勝生活中的不幸。
教學方法及媒體準備
教學過程
導入
(老師講述一則故事)
教師:這個故事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什么?
學生:駱駝媽媽的舉動表現出動物基于血緣關系令人感動的母愛。
教師引人:是的,動物的母愛令人感動,但是在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愛更普遍、更偉大、因為人的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正是因為有了愛,才使得我們的個體生命和人類社會充滿溫暖的情懷和幸福的體驗。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都離不開愛,就讓我們在無處不在的愛中尋找和體驗愛的真諦吧。
引人本課課題,愛是高尚的情感
展開
一 感受愛的存在一一愛.在你我身邊
教師:羅圣•羅蘭說過:“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確,愛的情感,與生俱來,愛的影子,隨處可見,在我們的生命旅程中,到處都有愛和被愛的動人情景。愛,就在你我的身邊。
(一)愛存在于親情之中
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一個◎第一個◆中“情景一”與“情景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