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愛心永不變 教案
我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愛,而是要懂得去愛別人。如果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呢?愛應當是雙向的、互動的,因此,在享受被愛的同時。我們也要向他人和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
二 將愛心化作行動,奏響愛的和弦
由于教材第二目的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的內容主要立足點是對學生的行為要求,因此,在這部分教學中,教師應當主要通過學生的探討、討論、交流,特別是學生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明確的行為導向,讓學生懂得如何用實際行動向他人和社會奉獻愛心。
(一)奉獻愛心之—“樂于助人”
老師講述故事:
教師: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樂于助人.真誠地幫助和關心別人,能使我們體驗到愛的快樂和愉悅。
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個◎的故事,完成第一個◆的問題,并且請同學進行相互交流。
教師用名言過渡:
你的行為一旦有了愛的名義,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和動力,你的心靈也變得純凈和坦然……
活動一: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助人為樂的經歷和體驗,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樂吧。
活動步驟:1.學生講述自己助人為樂的經歷和體驗。
2.全班同學舉手表決,選出班級的“助人為樂之星”。
3.當選同學發表感言或者老師點評。
(二)奉獻愛心之二—“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1.社會公益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了關心和愛護。
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三個◎第一個◆的內容。
教師:在上面的故事里,人們通過“無償獻血”、“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方式表達了對他人和社會的愛心,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了關心和愛護。除此之外,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社會公益活動的方式呢?你參加過給他人獻愛心的公益活嗎?你有什么感想和收獲?
學生回答:略。
活動二:
請同學們設計一個“我為社區作貢獻”的服務社區的社會公益活動方案。
活動步驟: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活動方案。
2.學生交流活動方案。
3.評選出最佳活動方案,課后實施。(詳見第四課時:活動課)
活動設計示例:
活動名稱:“美化社區’環保服務活動
活動目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活動內容:一是在社區宣傳環保知識,教育社區居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塑料袋打結后存放,垃圾分類存放、回收等好習慣;二是開展“你扔我收,變皮為寶”活動,在社區內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收集廢舊物品,集中處理,變廢為寶。
2.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三個◎第二個◆的內容。
教師:在徐本禹的“感動”下,全國志愿者支援山區教育工作掀起了新的高潮。這說明社會公益活動不僅能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關心和愛護,而且還能成為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
活動三:
徐本禹的事跡傳開后,得到了成千上萬的人們的支持。請你寫一段話,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雖然我們現在還是中學生,還不能像徐本禹那樣去做,但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零花錢捐給希望工程,也可以把自己的課外書贈送給山區的孩子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愛心為山區渴望上學、讀書的孩子們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