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第五課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
【預習導學】
1、民族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2、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3、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問題探究】
活動一:探討“中國脊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68魯迅先生的話,
思考:“中國的脊梁”是什么?用具體人物或事件加以說明。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補充歸納:我們來看看“中國的脊梁”是什么?從分析中我們體會到具有中華民族精神的中國人就是“中國的脊梁”,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p68)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個民族要想生存和發展,就要有一種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堅定的民族志向,遠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偉業,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p69)偉大的民族精神是鼓舞我們民族團結奮進的力量源泉
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的民族戰勝困難的力量之源。
中華民族曾歷經無數考驗,面臨種種巨大的災難,包括自然災害和外敵入侵。但是,他們都沒有動搖中華民族戰勝困難的意志和信心。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在艱難困苦面前退縮過、屈服過、沉淪過,而是知難而進、百折不撓并最終在挫折中奮起。其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活動二:共同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教師點拔:民族精神隨著時代的前進和歷史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學生討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民族精神得以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具體表現。發言(略)
教師小結:(1)革命時期: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2)建設時期: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
(3)改革開放新時期: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精神等。
活動三: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70-71的問題,討論設置的的問題
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歸納: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系),面對世界范圍的各種思想文化的激蕩,面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歷史使命,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有義務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活動三:學生分組討論:在今天,民族精神中豐富了哪些內容?我們該如何弘揚民族精神?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小結: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譜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例題精析】
(沈陽).材料一:近一個時期,《亮劍》、《士兵突擊》等一系列主旋律電視劇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些影視作品中體現出來的那種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亮劍”精神,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價值追求,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精神,一種我們的文化中始終沒有流失的精神,一種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永遠不能缺失的精神。
材料二:“多難興邦”。中華民族是在不斷同各種災害和困難作斗爭中成長起來的。從“抗洪搶險”、“抗擊非典”到“抗擊冰雪”、“抗震救災”,全國人民自強不息、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次次地折射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優秀品質,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無堅不摧的氣勢。越在危難的時刻,越能顯示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是災難深重,越能挺起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