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政治復習提綱6
4、堅持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國家、建設環境友好型國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對“什么是發展”、“靠誰發展”和“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等發展觀的基本問題,做出了科學的回答,極大地深化了對人類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做出了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
第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推進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和創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
——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法律意識,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法制化、規范化,逐步形成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第七、建設和諧社會的舉措:
(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三)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發展和諧勞動關系。
(四)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五)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
(七)加強環境治理保護,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
第八、堅持“五個統籌”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要努力做到“五個統籌”,即1、統籌城鄉發展(木)、2、統籌區域發展(土)、3、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水)、4、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火)、5、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金),使各方面的發展相適應,各個發展環節相協調。
第九、和諧社會六大特征:
l、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