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政治復習提綱6
第二、我國現階段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地履行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第三、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為了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方針。這一基本方針簡稱“一國兩制”!耙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中國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保持著繁榮穩定和發展。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方針,保證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我們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中國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分裂活動決不妥協,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考點49.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戰略意義及必要性。(九第四課58)
一、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原因:①第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會引起經濟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茖W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第一生產力。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離不開掌握高科技的勞動者;第二,是由我國教育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決定的。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已經建立起堅實的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從整體上看,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還面臨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為此,要迅速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增強科學意識和創新精神,掌握科學方法,立志報效祖國。第三,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竟爭日趨激烈,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成為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誰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誰就有了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就擁有了競爭力。
二、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途徑:實現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途徑: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從一定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教育是提高現實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同時是一個國家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是開拓、帶動、創新先進生產力的重要動力。教育是提高現實生產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關鍵的就是要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傊,發展教育和科技,是實現民族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