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鑄民族魂魄
第三單元 復習要點1、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義務?
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2、我國56個民族分布特點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什么內容。
①我國56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聚居區,形成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況。②宗教信仰、民族習俗、生活習慣等(可聯系9課民族文化內容)
3、我國各民族逐漸融合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的原因(過程)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密切聯系和民族分布情況,以及各種原因的遷徙與移民,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斷走向相互融合。
4、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進了國家的繁榮與穩定
5、我國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6、我國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的依據是什么?
基本依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直接依據: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7、處理民族關 系的最基本要求及內容
民族平等是處理民族關系的最基本要求。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享有相同的權利,承擔相同的義務。
8、實現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徑
要實現民族平等, 需要加強各民族間的相互交流與溝 通,了解各民族的歷史傳統和心里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長期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和語言等。
9、維護民 族團結的重要性
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等。
10、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
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的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民族區域自治既保證了 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內部的事務,又保證了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鞏固和發展了中華民族大團結。
11、我國政府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及前提各是什么
基本方針:一國兩制。 前提:一個中國
12 、我國近幾年反對舉措有哪些(或者做了哪些有利于兩岸統一的大事)
制定“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頒布《反分裂國家法》;兩岸春節包機;經濟貿易、文化交流;國民黨和親民黨 領導來大陸訪問等。
13、民族文化的 特點、內容、作用?
特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內容:語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學工藝、哲學思想、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中國民族文化 的 基本內容,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作用:民族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而且愈益勃發的力量源泉。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中華文化是團結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紐帶。
14、什么是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就是對本民族生活習慣的傳承,是對民族文化的延續,是對本民族價值的認可,同時也是對本民族未來所持有的堅定信念。
15、文化多元化的作用?
文化多元化,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了人們的 精神生活 ,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人們以寬廣的胸襟海納百川,豐富自己。(民族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