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教案
(2)整理與歸納:根據我們感知的材料,填寫下面的表格。
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現狀
現狀
影響
產生的原因
人口
資源
環境
(三)、重點探究:
XX年入夏以來,太湖、巢湖、滇池接連出現大面積藍藻,造成湖泊水域大面積污染。水污染正在一步步突破湖泊生態危機最后的防線,維護湖泊的健康生命迫在眉睫。小小藍藻導致“太湖美,美在太湖水”的意境已成過去,這個嚴峻的現實要求我們必須為湖泊找一條“活”路。
飽受藍藻之擾的太湖、巢湖和滇池周邊的居民都知道,除太湖沿岸的工業污染以外,農業面源污染是造成藍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溫度升高則是導致藍藻爆發的重要誘因。中國的化肥施用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其中真正能被農作物吸收的僅三成,也即近七成的化肥隨地表徑流進入水體,成為藍藻生長所需的養分。有研究認為,排放入太湖中的氮污染總量的50%,以及磷污染總量的48%,都是由化肥流失引起,而且多數源自太湖西部上游的農田區域。在太湖周邊的無錫、常州、蘇州等地,單位面積的化肥施用量達到每公頃500公斤以上,遠遠超出世界公認的225公斤/公頃的上限。
(1)分析太湖藍藻大面積出現的原因,想一想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2)我們有沒有好辦法重現“太湖美,美在太湖水”的意境?說出你的觀點和思路讓大家分享。
(四)、鞏固提升:
單項選擇題
1.XX年6月15日至21日,是我國第18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宣傳主題是“依法節能,全民行動”。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①加強道德建設,進行“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②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③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積極同浪費的行為作斗爭。④自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XX年8月,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循環經濟促進法》。下列做法沒有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 )
a.我縣音樂、信息技術等教科書循環使用。
b.用淘米水澆花、洗碗;使用節能燈,杜絕長明燈,做到人走燈滅;
c.為方便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購物袋等。
d.提高資源、環境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3.XX年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至今,已有超過1000個城市開展過“無車日”活動,今年我國也迎來了第一個“無車日”。這一活動被人們廣泛接受和推廣的主要原因( )
a.汽車造成了交通擁堵,給人們出行帶來了不便
b.步行,騎自行車可以健身
c.汽車造成的空氣和躁聲污染日益嚴重
d.汽車給人們帶來了安全隱患
4.中學生小強所在學校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創建活動,以下同學的做法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