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
(1)請學生從正反兩方面列舉自己在當前的生活中,自己獨自承擔的責任,以及本該由自己承擔卻沒有承擔的責任。
(2)在全班探討:有些責任本該由自己承擔,現在卻由他人替自己承擔,這會產生哪些后果?
注意:學生對自己承擔的責任可能局限在家庭、學校生活中,可以適當拓展,把承擔責任的范圍擴大到社區、社會。
意圖: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責任的情況,使學生明確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承擔新責任的過程,逃避責任,自己就無法真正長大。不能只強調個人的自由而否定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在犯了錯誤或過失時,缺乏承認錯誤的勇氣,要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識,是十分必要的。
過渡:其實,當你在為別人、為社會承擔責任的時候,很多人也在為你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
(三)第八個活動:《學會感恩》“他人對我負責”
(1)材料中列舉了幾項學生能夠直接感受的、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直接影響的、由他人承擔的責任,請學生再補充幾例。
(2)將活動進一步拓展,請學生列舉因他人盡到責任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
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許許多多的人在承擔著各自的責任,才有我們的健康成長和快樂的生活,對這些人我們應心存感激,從而激發學生為他人盡責的責任感;感受職業責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樹立職業責任意識,為將來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打下良好基礎。
3、教師說明:除了家人以外,他人對自己的盡責,更多的是表現在遵守職業道德。請學生以一項職業為例(最好是學生熟悉的一些職業,可以是父母的職業。如醫生、郵遞員、營業員等,)從正反兩面探討盡到職業責任的重要性。
注意:第1問和第2問由近及遠,使學生感受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人、老師、朋友的付出,離不開他們的盡職盡責,激發學生對他人的感激之情。第3問對學生有一定難度,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操作,例如可以從教師這個職業應承擔的責任為例;也可事先布置學生了解父母從事的工作要承擔哪里職業責任,幫助學生理解盡到職業責任的重要性,樹立責任意識。
(四)第九個活動:“不承擔責任的后果”
1、學生朗讀,呈現情景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2、結合p11-12頁材料在全班討論不承擔責任的后果,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三、小結本課內容
教師總結:在我們的社會,有些人千方百計逃避自己的責任;有些人會努力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付出自己該付出的,得到自己該得到的;還有些人從來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盡心盡力的承擔著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唾棄第一種人,努力成為第二種人,對第三種人,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其中一員,至少我們應該心懷感激,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注意:問題有一定難度,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答案不是唯一的,多鼓勵,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學生給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師要加以適當引導。
四、鞏固作業:記錄并總結一周內承擔責任的基本情況,包括自己主動承擔了哪些責任,還有哪些責任自己沒有很好的承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