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該制藥廠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不重視科技創新
2、推進科教興國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板書)
①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板書)
a、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b、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小結新課
“科教興國戰略一經提出,就明確了科技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重點和步驟,確定了科技教育投入目標,把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和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提到了重要位置,確立了基礎性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如是說。正是在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引下,重點基礎研究規劃、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燎原計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劃、國家重點工業性實驗計劃……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動得以推進和實施,一些國家重點實驗室關鍵設備得以更新,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得以建設。
板書設計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科技發展的每一次突破都會引起經濟的深刻變革和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
2、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第一生產力
3、我國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必要性
①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要迅速提高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必須加快發展科學技術。
二、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1、為什么要真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①各國之間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
②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意義的就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③教育和廣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2、發展教育事業的意義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①才能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
②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
三、科教興國
1、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
2、推進科教興國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①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
a、發展科技、教育,是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b、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四課第三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教案
一、導入新課
人們常說:“森林是地球的肺,損傷了肺,地球就會窒息。”森林覆蓋率僅為的中國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國,每年因此減少森林蓄積量200萬立方米。
1棵50年樹齡的大樹的綜合價值是19.6萬美元。它的功能包括:產生氧氣,吸收有毒氣體,增加土壤肥力,涵養水源等。
如果它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雙筷子,價值不到40美元。
近幾十年來,我國水資源日益告急,1985~1997年,我國自然湖泊總數減少了19%,總面積縮小11%。地下水超量開采引起的地面下沉,正在危及華北、華東。1952~XX年,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由2.82畝減少至1.43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7年來全國耕地面積減少了1億畝,相當于12個上海市或半個安徽省的國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