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
1、我們共同的家園(板書)
【是否能砍這樣的大樹?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哪些?】
答:不能。毀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有:砍伐樹木;毀林開荒;農村生活柴火砍伐等等。
(1)我國的資源現狀(板書)
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
(2)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板書)
人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無所作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如果我們對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受到它的懲罰
2、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板書)
觀點一:地球,與其說是祖先留給我們,不如說是子孫借給我們。觀點二: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欲。觀點三:天堂和地獄大門的鑰匙就捏在人類自己的手中。保護好環境,地球就是人類的天堂;破壞了環境,地球就是人類的地獄。
答:三個觀點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人類要善待地球、保護環境。觀點一:表明人類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能損害后代人的 利益,要對子孫后代負責。觀點二:認識到人類需要的無限性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存在的矛盾。我們絕不能縱容人類的貪欲。因為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和資源的掠奪式開發,最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觀點三:認識到了人類的命運與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對環境的最大威脅是人類自身,所以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環境,關鍵是靠人類自身。
【設計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公益廣告】
a、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b、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c、大地需要綠色,人類心靈需要綠色;
d、小草與我共同成長;
e、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f、地球是我家,保護靠大家;
g、“手拉手,創造美好環境;心連心,構建和諧社會”;
h、攜手共建美好和諧的環境。
(1)資源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板書)
(當前,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嚴峻性: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等一系列的世界性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我們和子孫后代的生存。)
(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要求(板書)
含義: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
【假如你是牧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答:選擇第一種,大家合作,有意識地控制各自的牲畜頭數,使之與牧場的承載力相適應,走可恥續發展之路。
(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板書)
材料: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易凌 丘昭)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14日說,最新監測結果顯示,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雙雙縮小,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形勢依然嚴峻。國家林業局于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進行了第三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04年底,中國荒漠化土地為263.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6%,沙化土地面積為173.9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12%。與1999年相比,分別減少37924平方公里和6416平方公里。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祝列克說:“這表明中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已由‘破壞大于治理’進入‘治理與破壞相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