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教學設計
第二節 埃及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非洲東北部主體和亞洲的西奈半島)和首都開羅。
2、 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系埃及沙漠廣布、氣候干旱的特點,說明該國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棉花種植的;聯系埃及作為文明古國,說明該國是如何開展旅游業的。
3、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明埃及(或蘇伊士運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 收集并整理資料,說明埃及在種族、民族、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5、 收集并整理資料,說明文明古國埃及的歷史遺跡和對世界文化作出的貢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學習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國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 通過學習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現象,為 揭開金字塔之迷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不斷學習、努力探索。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尼羅河對埃及古代文明和現代經濟(尤其是農業)的影響
2.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價值
3.埃及傳統的出口商品(長絨棉)和現代重要經濟支柱
教學難點
1.尼羅河對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壩的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2.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經濟的意義
教學過程及方法
1、 學生讀圖p72圖3-14“埃及地形”,觀察埃及領土范圍、主要地形以及氣候特點。
2、 學生在黑板上的地圖中指出蘇伊士運河的位置。
3、 學生小組討論,然后請學生介紹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 從p75圖3-21能總結埃及的工農業分布特點。
教學用具:埃及教學課件、掛圖、板圖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在古代許多帝王為了在死后能夠保存完整的尸體從而獲得永生,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甚至從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營造自己的地下宮殿,實際上就是他們的陵墓,同時還要放置很多奇珍異寶,我國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實際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在各式各樣的陵墓中,有一種建得很特別(課件展示金字塔景觀圖) ,它們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狹窄,直到塔頂,從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們漢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國一般稱其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金字塔之國——埃及。
。ㄖv授研討新課)
。ㄕ故菊n件)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問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個方位?
。2)蘇伊士運河是那兩個大洲的分界線?
(3)埃及在亞洲境內的領土叫什么?
(4)埃及的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如何?
(簡要總結)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是個地跨非亞兩大洲的國家,北回歸線橫穿其南部。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歷史最悠久、經濟和文化最發達、交通位置最重要、國際影響最大的國家。
(課件展示)蘇伊士運河
(提問)
(1)蘇伊士運河位于哪里?它溝通了哪兩個海?
。2)為什么在這里開鑿運河?
。3)在運河未開鑿前,從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條航線?
。4)這兩條航線相比較,走蘇伊士運河可縮短多少航程?
。ê喴偨Y)為了提高運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對運河進行了加深拓寬的改造,并于1956年將運河所有權收歸國有,從而成為目前埃及重要的經濟支柱。
。ㄒ龑W生讀課文了解運河開鑿的歷史和埃及人民收回運河主權所進行的斗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