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一、背景分析: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識結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將上冊所學的地形、河流、氣候、居民、經濟等知識運用于具體的區域,同時也為繼續學習下面的地區和國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亞洲這一個大洲的學習,其寓意是通過對這一個大洲的學習,教會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描述一個大洲,如何通過對地圖和相關資料的分析,歸納一個大洲的區域特征,如何分析一個大洲各地理要素間的聯系。所以本章既是在對亞洲的學習,更是對區域研究方法的學習。
二、教材內容分析及教學建議: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從教材內容上看本節分為"世界第一大洲"、"地形和河流"、"復雜的氣候"三個小標題,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是相互獨立的。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擴大學生在"洲"這個層面上的知識,每一方面的內容都以亞洲為基點,向其他大洲作適當拓展,體現了分析案例、應用方法的思路。
2、教學建議
本節是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開始,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注意學法的指導。通過學習本節,使學生了解分析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要從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對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例如地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等等。同時教材還注意了學生識圖用圖能力的培養,以及從各種資料中提取相關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本節的立意在于教會學生描述一個大洲自然環境的方法。
[新課引入]:課前準備一些有關亞洲的圖片資料或視頻資料,用猜猜看的形式,請學生說出圖片或電視中展現的景觀在哪里。學生答出國家或地區名稱,最后總結所有這些景觀在亞洲。 【世界第一大洲】:這一小節雖名為"世界第一大洲",但主要的教學內容是描述大洲的位置。帶領學生通過讀圖完成第3頁的活動1、2。讓他們用分析歸納的方法總結出大洲位置的描述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來描述。對相對位置的描述,應注意引導學生使用表示方位的詞匯,能夠換位思考,靈活應對。在第3頁活動3的教學中,首先應帶領學生完成提示(1)、(2)和(3)的內容,然后提出問題"你還能用其他方法證明亞洲是世界最大的一個洲嗎?"通過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地形和河流】:1.可用歌曲《亞洲雄風》引入,鼓勵學生收集文藝作品中對亞洲的表述,加深學生對亞洲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