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五、自學指導二:“司馬遷和《史記》”
小小主持人(讓學生表演)
學生: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我們的現場是位于文化歷史名城韓城的司馬遷祠,在這里讓我們追尋的人曾經或者應該說是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這么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是我們的“史祖宗” ,F在我去采訪現場嘉賓,請他們給我們進行詳細的介紹。
學生看書,歸納總結,回答采訪者的問題,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引導和補充
①介紹司馬遷的生平。
②《史記》首創的體例和內容簡介。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營造一種探究、合作的教學氛圍,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活動與探究:
教師:想一想,司馬遷是如何寫成歷史巨著《史記》的?從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指導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首先,司馬遷有遠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其次,為實現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艱苦的努力,不僅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還遍歷祖國南北,實地考查、訪問、收集大量資料。即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負重,發憤著書。啟示:我們也要像司馬遷一樣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努力,不能小有挫折就退縮,只要堅持去做,就會取得成功。
思維拓展:
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應如何多角度認識《史記》是“史家之絕唱”之說呢?
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做補充。
(指《史記》是一部杰出的歷史著作,主要是因為它開創了編寫歷史著作的新體例──紀傳體,這種體例一直被歷代的史學家所沿用。同時《史記》還反映了司馬遷全面的歷史觀和實事求是的寫作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
好了,這個時候我國還有一件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寶物,有那位同學知道嗎?
六、自學指導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
對了,在秦漢時期,我國的雕塑藝術有了重大發展,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教師展示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秦始皇陵兵馬俑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和世界地位,感受秦漢時期強盛的國力和秦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七、小結
采用多媒體分步顯示圖表, 引導學生討論歸納小結。
造紙術 數學 地理 醫學 宗教 史學 雕塑 思想
秦
西漢
東漢
八、達標反饋:
一、單項選擇題
1.若要了解漢武帝的歷史,可查閱
a、《史記》 b、《漢書》 c、《論語》 d、《論衡》
2.下列表述適合于華佗的是:①最早采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②奠定了我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③制成麻沸散,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④被后世尊稱為“醫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③
3.東漢時期,我國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紙術②地動儀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針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4.下面幾位科學家中,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a.張衡 b.蔡倫 c.張仲景 d.華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