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的創立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科舉制
9.科舉制度被外國人稱為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種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 ( )
a、 12XX年 b、13XX年 c、14XX年 d、15XX年
10、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是在( )
a、唐玄宗時 b、武則天時 c、唐太宗時 d、隋煬帝時
科舉制的創立
【課題】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第四課 【課程標準對本課要求】了解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 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及其影響。...
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了解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并分析圖中歷史信息,作出簡單歷史結論的能力。...
一、課標要求講述張騫通西域等史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能夠正確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
點擊::第一范文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知識目標:掌握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了解科學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貢獻,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第18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 簡述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主要史實,說出佛教、道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原因和它們對中國古代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第7課多姿多彩的藝術 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的藝術成就 2、培養藝術欣賞能力和歷史分析、評價能力過程與方法1、以介紹世界八大奇跡引入新課2、組織學生討論秦始陵兵馬俑所反映出的當時的社會現狀3、播放課文...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教學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況,了解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通過討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原因、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從具體...
第四課《科教興國 立志成才》教案第二框《走科教興國之路》(b)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
第11課 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課標內容]①列舉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②了解宋代的社會生活。[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間及表現;宋代農業的發展;宋代手工業的發展;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