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fā)的社會變革
加強中央集權 推行縣制
編制戶口,加強刑罰
統(tǒng)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十八年,秦國面貌為之大變。請學生們想一想,哪些地方與以前不一樣了?
(統(tǒng)治階級是地主階級;政治制度是縣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如何?
(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就是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和偉大功績。
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富民強,但卻觸犯了哪些人的利益?
(舊貴族的利益)
舊貴族會怎樣對待商鞅呢?
(舊貴族對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們挑撥秦惠王以謀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慘遭車裂而死。這件事說明了什么問題?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血的代價)
同學們討論一下,商鞅為變法而死,值得嗎?引導學生認識,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潮流,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商鞅為實現(xiàn)抱負不怕犧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商鞅死后秦國的變法會不會失敗?請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在學生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出以下幾點:商鞅變法上有國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歡迎,加上商鞅本人的決心,改革措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獲得極大成功,商鞅雖死而秦法未變。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fā)的社會變革”,同學們有哪些啟發(fā)?
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有關商鞅和商鞅變法的歷史小論文,題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