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的 教學,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的 文化成就,包括史學 宋詞及杰出的詞人 元曲和關漢卿 繪畫及書法成就。 (2)通過對宋詞 元曲 繪畫 書法藝術作品的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感,提高學生的鑒賞力。 2、過程與方法 借助圖片資料音響材料等創設一種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長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宋元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習司馬光對工作的執著和嚴謹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燦爛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課。側重介紹北宋時期的史學成就及文學藝術成就。“司馬光和《資治通鑒》”與“宋詞和元曲”是本課的重點子目。難點是本課頭緒多,應突出重點,繁簡適度。 三、教學準備 搜集歷史典故 著名詞人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或聽或唱或讀一首詞,。教師講解:詞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學樣式,就如唐詩一樣,宋詞為我國古代文學史這幅長卷書寫了最為光輝燦爛的一頁。不僅如此,宋元時期的史學 藝術也呈現空前繁榮的局面 二、授新課 (一)宋詞和元曲師:詞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它是怎樣形成的呢?詞的產生是隨著音樂的發展而出現的。唐中期以后,音樂發展較快,句式整齊的詩較難配樂,為了便于歌唱,人們便按樂曲節拍來填寫歌詞,出現了長短不一的句式,這就是詞。它在唐出現,到宋時達到頂峰。這一時期主要詞人有哪些?生:蘇軾 李清照 辛棄疾等。顯示蘇 李 辛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嬌 赤壁懷古》 《如夢令》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要求學生跟著大聲朗讀,并體會他們的風格特征,得出蘇 辛詞豪邁奔放,李詞特點風格委婉。 要求學生制表歸納三人主要作品及風格。師;元代著名的劇作家是誰?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生:(略)師:從《竇娥冤》里,可以看到關漢卿的寫作風格怎樣?生: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反映社會現實,鞭韃黑暗勢力。(二)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師:中國古代史學著作很多,請大家說說看都有哪些?(學生思考后回答)然后用幻燈打出《資治通鑒》,接著提問:這部書的作者是誰?你能講講與他有關的 歷史故事嗎?生:(略) 師:司馬光從小就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孩子,長大后致力于史學的研究。元豐七年,著成《資治通鑒》一書,前后共19年。同學們知道書名的來歷嗎?(參閱課本77面小字內容)生:(略)師:同學們,你知道《資治通鑒》這部書的體例嗎?它和《史記》有何不同呢?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多媒體顯示表格(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比較)師:北宋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孱弱的王朝,為什么出現了《資治通鑒》這樣一部通史巨著?生:學生可直抒己見,從多角度回答問題。師:從根本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方面歸納。根本原因是宋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長期沖突處于劣勢,加上階級矛盾尖銳,使北宋政治家們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于是他們把目標轉向歷史總結,以為當世統治者的借鑒。客觀原因是書院制度完備,學習風氣活躍,北宋文化普及較高,為《資治通鑒》的編寫提供了大量人才。同時印刷術的進步,使書籍得以大量印刷。加上司馬光等人的嚴謹治學精神。 除文學 史學之外,宋元時期的繪畫 書法等藝術也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