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及作業設計
問題: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得王妃一笑。犬戎真的打到京城,烽火再次點燃,諸侯會來解救嗎?西周的命運回如何?
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失信于諸侯,諸侯會以為是幽王的鬧劇,不再出兵,西周滅亡。
小結:故事講完了,從中我們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下面就讓我們整理出夏商西周朝代更迭的知識點,形成一個動態、發展的知識圖示。
學生:整理。(教師板書知識圖示)
二、學歷史,談感悟
探究活動1:日升日落,朝亡朝建。夏商西周的更迭,留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想一想,三個朝代的亡國之因,有哪些相同之處呢?從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示呢?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
相同之處:多角度分析問題,教材比較明顯的體現是統治者奢糜殘暴、不理朝政、貪圖享樂、搜刮百姓,造成政權腐敗、國力衰落、國內矛盾重重;從商湯滅夏、武王伐紂和犬戎滅亡西周的成功的角度分析,我們還會獲得:統治者失去人心,其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重學生的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啟示示例:統治階級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荒淫無度,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所拋棄。(成理即可)
探究活動2:作為勝利者,商湯、周武王能夠取勝的原因有哪些?這些成功的經驗對我們有何啟示?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
方法思路的指導、點撥:分方面整理回答使答案條理清晰,一目了然。①抓住有利的時機。夏桀與商紂暴政,失去民心,國內矛盾尖銳。商湯和周武王深得人心,順應了民意,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如牧野之戰中商朝軍隊陣前倒戈。②商湯和周武王方法得當,注意聯合周邊小國、部落,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如周武王聯合800多個部落。
啟示示例:要善于抓住機遇;要搞好團結;做事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加強合作等等(談啟迪,鼓勵學生立足歷史,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活動3:學習夏商西周的歷史,有人說:“奴隸制度是一個非常野蠻、殘酷的制度,奴隸在社會上沒有任何的權力和自由!蹦隳芘e出所學的歷史事例加以說明嗎?想一想,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進步還是退步?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事例:紂駕人車、炮烙酷刑、比干挖心
探究進步性:是社會的進步。因為原始社會雖然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但那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端低下的基礎之上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生活質量很差,文化的發展也極為緩慢。進入奴隸制,農業和手工業之間的更大規模的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文化的發展繁榮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探究活動4:在不同的時代,勞動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創造著、推動著歷史的前行。考古發掘使我們今天有幸開展一次夏商西周文物圖片展?吹竭@些形象生動的圖片(二里頭宮殿復原圖;“桀駕人車”漢畫像石;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石人和玉人玉器;陜西臨潼出土的鑄有武王伐紂銘文的青銅利簋;西周時期的銅鏟、銅斧等),同學們又有怎樣的感慨和思考呢?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重引導:我們要珍惜古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它們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認識到勞動人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言之有理即可。)
三、公元推算、學以致用
學習本課內容,同學們也許還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歷史事件的時間前都有“公元前”?如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