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實及更替的順序。
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處。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通過閱讀、獨立思考,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
通過小組合作與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習。
在教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編演歷史劇或制作簡單的課件,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夏朝知識的學習,知道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學習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史實,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奴隸和平民的艱苦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歷史遺跡,樹立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培養學生運用合作、討論、歸納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學準備
教師活動
1、學情分析。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具備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等。
2、查閱相關書籍、報刊、網站,收集與這一歷史時期有關的資料。
學生活動
由科代表組織,劃分夏、商、西周三個小組。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選擇適合本小組的表現方式,整理有關信息。
教學方法
采用活動法教學,將常規課活動化。
板書設計
時間:公元前2070年 時間:公元前16XX年 時間: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 建立者:湯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陽城 都城:亳殷 都城:鎬京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共同學習了遠古時代的歷史,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不少的遠古人類,他們的智慧和艱苦創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談談你對他們的印象。
(學生可根據他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談談對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黃帝、堯、舜、禹等的體貌特征、生活勞作的認識)
師:很好!這些傳說時代人類的艱辛勞動,反映了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經歷了曲折而漫長的歷程。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奴隸社會。在公元前2070年,中國僅次于古代埃及進入奴隸社會,從此我國歷史迎來了文明時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奴隸社會歷時近16XX年,經歷了夏、商、西周、春秋四個時期。今天,就讓我們首先來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學習新課
師:夏、商、西周距離我們今天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應該通過什么渠道去了解它們呢?在課前,我們全班同學在科代表的帶領下,建立了一條時間隧道。現在,就讓科代表充當一次導游,讓他帶著我們穿過時間隧道去夏、商、西周三個朝代參觀。有請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