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七年級歷史教案 > 夏商西周的更迭(通用5篇)

夏商西周的更迭

發布時間:2022-12-24

夏商西周的更迭(通用5篇)

夏商西周的更迭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盤庚遷殷、武王伐紂、西周建立、西周的滅亡等基本知識,說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順序;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處。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通過閱讀自學、獨立思考,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通過課堂討論等活動方式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夏朝的學習,知道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夏、商、西周滅亡的史實,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歷史遺跡,樹立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了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奴隸和平民的艱苦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重點與難點〗通過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初一學生對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公元紀年法中紀年與世紀的換算方法的了解。

  〖教學過程〗

  導入: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做首領的?

  傳說中的堯、舜、禹又是通過什么方式做部落聯盟首領的?這種方式叫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但是在禹之后,禪讓制被破壞了,人們又通過什么方式來傳遞王位的呢?這就是今天這節課的內容。

  一、“家天下”的夏朝:

  出示“大禹陵”的圖片,提問:大禹陵的修建說明了什么?

  學生答:說明了大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提問:大禹為什么威望這樣高?

  學生答:“大禹治水”。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傳說中的大禹還做了幾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鞏固其地位的大事,要求學生閱讀歸納。

  學生歸納:①涂山召見部落首領,②劃九州,筑九鼎。

  大禹憑借日益增長的威望和權力,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歸納知識點: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陽城。學生識圖,夏朝的地理范圍及陽城的具體位置,了解陽城是今天的哪個城市。

  夏朝的建立,意義深遠,中國歷史開始進入文明時代。提問: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學生回答。

  更令每個炎黃子孫自豪的是:①從時間上看,中國是僅次于埃及進入文明時代的國家。②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發展惟一沒有中斷的國家。

  二、“禹傳子,家天下”

  提問:“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誰繼承了呢?”

  學生回答。

  學生閱讀啟繼承王位的經過,討論:“你認為禹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認識在禹執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現,禪讓制已經走向終結,啟在禹的扶助下已經樹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權。

  教師小結:啟繼承了父位,從此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這就是王位世襲制。

  提問:“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哪個歷史人物退位才結束?”學生根據小組準備的結果進行回答。

  指導學生觀察《二里頭宮殿復原圖》及閱讀文字,分析據此所獲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宮殿,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情況等。

  二、商湯滅夏:

  1.  商朝的建立:

  指導學生觀察《“桀駕人車”漢畫像石》,提問:這是夏朝最后一位國王桀,你認為他的怎樣一位國君,你能預見到他統治的結果嗎?學生討論回答:桀已經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將滅亡。

  與夏朝的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族的強大,由此推斷:商滅夏。

  歸納知識點,板書:公元前16XX年,商湯,商朝,建都亳。

  觀察《商朝形勢圖》,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XX年左右的時間里,先后七次遷都,提問:你認為商朝當時會因為什么原因而遷都?學生小組討論,回答:戰亂、洪水、政局動蕩、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環境的惡化等。

  2.  盤庚遷殷:

  歸納知識點,板書:公元前13XX年,盤庚遷殷。

  學生識圖,殷的地理位置。至此,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后人也稱商朝為殷朝。

  商朝為管理國家設置了各項事務官員,建立了軍隊,其疆域超過了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看插圖《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蠶》、《商代鐵刃銅鉞》,體會商代經濟文化的進步。

  三、武王伐紂: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提問: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一下紂王?紂王在你們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課下給他畫一幅像。

  學生回答。

  接著提問:昏庸殘暴的統治將預示著怎樣的結局?

  介紹武王伐紂的經過,800多部落共同討紂,以及紂王軍隊陣前倒戈,反問:這些史實是否印證了你的預言?說明你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歷史分析能力。

  1.  西周的建立:

  歸納知識點:前1046年,周武王,建都鎬京,周朝史稱西周。識圖。

  2.  西周的發展:

  學生閱讀《詩經》節選及課文,提問: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還有哪些進步?

  學生討論歸納回答。

  教師指出,西周經濟的繁榮同樣也是平民的勞動者所創造的。

  3. 東周的建立:

  學生講述“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昏庸統治使其失去民心、預示著統治的滅亡。

  歸納知識點: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

  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小結:指導學生將本課內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標識出來。

  〖鞏固練習〗做配套填充圖冊中的相關內容。

  教案點評:

  本教案采用了教師講解,學生討論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展示大量的文物圖片,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歷史情境。同時,教師還在教學重難點部分,為學生提供了討論、講故事等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由于本課的時間跨度較大,內容較多,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制大事記年表的方法,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填空題

  1.夏朝建立了______和______,制定了_______,設置了______。夏朝的國家機構,是_____壓迫____和____的工具。

  2.商朝的創建者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等大臣,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建都在________。

  3.夏朝的統治中心在今天的_________西部和_______南部一帶。夏朝最后一個國王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答案:

  1.政府機構 軍隊 刑法 監獄 奴隸主階級 奴隸 平民 2.伊尹 亳 3.河南 山西 桀

  觀察下圖,請回答:

  ①此圖所繪器具的名稱是什么?

  ②它是什么朝代制造的?有什么特點?

  ③它的制造說明當時何種制造業發達?

  答案:

  ①司母戊鼎。

  ②商朝后期制造,它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③說明商朝時,青銅冶鑄業發達。

夏商西周的更迭 篇2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學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禪讓制到世襲制的演變。

  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盤庚遷都、武王伐紂、西周建立、西周的滅亡等基本知識,說明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順序。

  歸納夏、商、西周三朝的滅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處。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通過閱讀自學、獨立思考,并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通過課堂課堂討論等活動方式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

  學習新課

  一、 復習舊課:

  1、相傳,        年老時,部落聯盟推舉          為繼承人,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稱為“            ”。

  2、“軒轅”是指         ,他與        合稱為            。

  二、學習新課:

  (一)、“家天下”的夏朝

  學生閱讀第一段,完成下列問題:

  1、禹把全國劃為“         ”,并鑄造象征最高權力的“             ”。

  2、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是(      )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

  3、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標志是(        )

  a、堯讓位給舜    b、禹準備傳位給伯益    c、禹傳啟,“家天下”   d、啟打敗有扈氏

  能力拓展:

  想一想:啟是怎樣繼承王位的?世襲制與禪讓制有什么區別?

  (二)商湯滅夏

  學生閱讀p23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夏朝滅亡的原因是                                                    。

  2、商朝曾幾次遷都,一直到商王         遷都到          ,后人又稱商朝為        。

  (三)武王伐紂

  學生閱讀p25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1、商朝滅亡的原因是                                                     。

  2、公元前1046年,        建立周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          。

  3、西周經濟進一步發展,農作物的品種增多,已有              ,手工業           ,建筑物上開始使用           。

  4、西周末年,王室勢力日益衰弱,            年,犬 攻破鎬京,殺死          ,第二年,           遷都洛邑,歷史上稱為                。

  能力拓展:

  議一議:從夏朝和商朝滅亡的歷史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課后鞏固: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

  請回答:

  (1) 這種“天下為家”的局面是從何時、何人開始的?

  (2)他破壞了“禪讓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夏商西周的更迭 篇3

  《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掌握夏朝的建立、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盤庚遷殷、武王伐紂、西周建立、西周的滅亡等基本知識,了解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順序;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處。

  (二)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通過閱讀歷史故事和獨立思考,對歷史史實進行歸納和總結,形成較為系統、完整的知識脈絡;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夏、商、西周滅亡的史實,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歷史遺跡,樹立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認識到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人民的艱苦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學情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處,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難點: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進程。

  方法突破:借助豐富生動的歷史故事,展示、演繹夏商西周的更迭過程。讓故事激發學生興趣,使知識生動化、形象化,加深學生的認識與理解。難點問題,小組討論、教師講解相結合,重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大膽表達。能想、敢說,在交流中理解和運用知識。

  教法與學法導航:

  本課時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有:故事法、講述法、閱讀指導法、圖示分析法等。學習方法有:學生分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對比歸納法等。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認真分析學情,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認知水平和具備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等。

  2.查閱相關書籍、網站,收集與本課有關的故事資料,并加以整理。

  3.制作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準備

  學生自主預習,并利用網絡等有效途徑搜集與本課相關的知識信息,豐富和拓寬自己的歷史視野。

  教學過程:

  導語設計: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就是一朵朵跳躍的浪花。今天,我們就來采擷夏商西周時期的故事,聽故事,學歷史。

  一、聽故事,學歷史

  故事一:在我國遠古時代,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為了解除水患,部落聯盟會議推舉禹去治水。禹是一個精明能干、大公無私的人。他親自率領二十七萬治水群眾,全面進行疏導洪水的勞動。大禹除了指揮疏導外,還親自參加勞動,為群眾做出了榜樣。他手握木鍤,不辭辛勞,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己家門口而不入。在他的領導下,人們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勞動,終于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沿著新開的河道伏伏帖帖地流入大海。

  問題:大禹治水造福黎民。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大禹的重要事件?

  學生:閱讀教材,整理歸納。

  明確:①涂山召見部落首領,接受朝貢。②劃九州,筑九鼎。③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定都陽城。

  故事二:我們知道,禹是通過禪讓制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并最終稱王建立夏朝的。禹在年老時,按照傳統的禪讓制,事先舉薦皋陶(gāo yáo)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后又推薦東夷的伯益做繼承人。但禹卻不給伯益實權,使伯益得不到鍛煉,也不能在群眾中樹立威信。相反地,他卻把實權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啟,讓啟的親信也掌握許多權力。禹死后,伯益按照過去的傳統,躲到另一個地方去表示謙讓,讓各氏族、部落來決定由誰繼位。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權力都不及啟,啟輕而易舉地就繼承了禹位。

  問題:

  (1)啟是通過禪讓制登上王位的嗎?

  明確:不是禪讓制,而是世襲制。

  (2)啟為什么能夠世襲王位?

  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指導學生認識:在禹執政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現,禪讓制已經走向終結。啟在禹的扶助下已經樹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權。禹年老的時候,雖然也按照禪讓制的傳統,推舉他治水時的助手伯益作繼承人,但是他卻不給伯益實權,把實權交給了他的兒子啟。禹死后,當伯益按照過去的傳統,躲到另一個地方表示謙讓時。啟繼承王位,接著通過武力降服不服的伯益等其他部落,確保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引申探究:啟繼承王位果真是自己爭取的嗎?

  明確:不是。這是禹精心安排的結果,所以歷史上稱“禹傳子”。由于啟不是按照禪讓制由各部落選出來的首領,所以,我們說禪讓制被破壞了,王位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從此禹的家族世世代代統治著夏,天下成為一家一姓的私產,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

  (3)禪讓制是一種原始的民主的推薦,而世襲制是一種特權專制的繼承。世襲制取代禪讓制不是一種發展的倒退嗎?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學生:小組討論,自由發言,闡述自己的理解。

  (教師巡視,可適當的參與到學生小組的討論中,了解學生的探究思路,傾聽學生的探究見地。)

  明確:注重多角度的分析問題,滲透給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禪讓制”是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聯盟民主推選首領的軍事民主制度。 “禪讓制”到“世襲制”,“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是私有制發展的產物。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認識,是私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階級斗爭的角度來認識,是階級對立的結果,其根源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因而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故事三:國家的建立,世襲制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在夏朝,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相傳,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桀,不分晝夜地飲酒作樂。他命人挖了一個可供三千人飲酒的大酒池,讓臣下喝酒,醉了的就倒在酒池里淹死。他還把人當作坐騎,并自比為太陽:“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老百姓咒罵他:你這個太陽啊,什么時候滅亡,我們愿與你同歸于盡!

  問題:夏桀這顆“太陽”是誰“射落”的?由此步入了什么朝代?

  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整理。

  明確:公元前16XX年,湯起兵大敗了桀,建立商朝,定都亳,從此步入商朝。

  故事四:商朝建立后幾度遷都穩定下來,經濟發展很快,統治地域擴大,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商朝后期紂王統治國家。紂在殷都“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和后妃大臣嬉戲游戲。發明“炮烙之刑”,命人把銅柱子放在熾熱的炭火上,令反對他的人在柱子上面行走,行走者站不住,就掉進火里被活活燒死。他還將屢次進諫勸言的叔叔比干挖心處死。

  問題:多行不義必自斃。商紂的暴政得到了怎樣的下場?取而代之的又是怎樣一個生機的朝代?

  學生:閱讀教材,整理。

  明確:周武王伐紂,紂王自焚,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簡要歸納西周的狀況)

  故事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眾之濱,莫非王臣。”西周之王統治著眾多的諸侯封地,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當時,為了防備犬戎侵犯京城,在翻山一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如果敵人打進來,就一連串地放起烽火,鄰近的諸侯瞧見,就會出兵來救周天子。周幽王時,王妃褒姒不愛笑。為了取悅王妃,周幽王下令點燃烽火。各地的諸侯看見了烽火,趕緊帶著兵馬跑到京城。聽說大王在細山,又急忙趕到細山。沒想到一個敵人也沒看見,也不像打仗的樣子,只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辛苦了,各位,沒有敵人,你們回去吧!”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當,十分憤怒,各自帶兵回去了。王妃褒姒瞧見這么多兵馬忙來忙去,拍手大笑。隔了沒多久,犬戎真的打到京城來了。周幽王趕緊把烽火點了起來……

  問題: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得王妃一笑。犬戎真的打到京城,烽火再次點燃,諸侯會來解救嗎?西周的命運回如何?

  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失信于諸侯,諸侯會以為是幽王的鬧劇,不再出兵,西周滅亡。

  小結:故事講完了,從中我們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下面就讓我們整理出夏商西周朝代更迭的知識點,形成一個動態、發展的知識圖示。

  學生:整理。(教師板書知識圖示)

  二、學歷史,談感悟

  探究活動1:日升日落,朝亡朝建。夏商西周的更迭,留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和感悟。想一想,三個朝代的亡國之因,有哪些相同之處呢?從中我們得到哪些啟示呢?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

  相同之處:多角度分析問題,教材比較明顯的體現是統治者奢糜殘暴、不理朝政、貪圖享樂、搜刮百姓,造成政權腐敗、國力衰落、國內矛盾重重;從商湯滅夏、武王伐紂和犬戎滅亡西周的成功的角度分析,我們還會獲得:統治者失去人心,其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重學生的認識,言之有理即可。)

  啟示示例:統治階級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荒淫無度,暴虐成性的國君必將被人民所拋棄。(成理即可)

  探究活動2:作為勝利者,商湯、周武王能夠取勝的原因有哪些?這些成功的經驗對我們有何啟示?

  學生:小組討論、探究。

  方法思路的指導、點撥:分方面整理回答使答案條理清晰,一目了然。①抓住有利的時機。夏桀與商紂暴政,失去民心,國內矛盾尖銳。商湯和周武王深得人心,順應了民意,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如牧野之戰中商朝軍隊陣前倒戈。②商湯和周武王方法得當,注意聯合周邊小國、部落,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如周武王聯合800多個部落。

  啟示示例:要善于抓住機遇;要搞好團結;做事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加強合作等等(談啟迪,鼓勵學生立足歷史,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活動3:學習夏商西周的歷史,有人說:“奴隸制度是一個非常野蠻、殘酷的制度,奴隸在社會上沒有任何的權力和自由。”你能舉出所學的歷史事例加以說明嗎?想一想,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進步還是退步?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事例:紂駕人車、炮烙酷刑、比干挖心

  探究進步性:是社會的進步。因為原始社會雖然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但那是建立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端低下的基礎之上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極低,生活質量很差,文化的發展也極為緩慢。進入奴隸制,農業和手工業之間的更大規模的分工成為可能,從而為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文化的發展繁榮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探究活動4:在不同的時代,勞動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創造著、推動著歷史的前行。考古發掘使我們今天有幸開展一次夏商西周文物圖片展。看到這些形象生動的圖片(二里頭宮殿復原圖;“桀駕人車”漢畫像石;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石人和玉人玉器;陜西臨潼出土的鑄有武王伐紂銘文的青銅利簋;西周時期的銅鏟、銅斧等),同學們又有怎樣的感慨和思考呢?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重引導:我們要珍惜古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它們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認識到勞動人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言之有理即可。)

  三、公元推算、學以致用

  學習本課內容,同學們也許還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歷史事件的時間前都有“公元前”?如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學生:閱讀教材“每課一得”的資料:“怎樣推算公元紀年?”

  方法指導:

  1、圖示分解法:(形象直觀,有利于學生理解。)

  2、換算法:(實踐運算,加深理解。)設計實例進行換算,例如:

  ①公元前1046年屬于    世紀      年代

  ②XX年屬于     世紀    (初或末)

  ③20世紀70年代指       年至       年

  ④商朝建立距今        年;XX年是國慶     周年。

  3、記憶小竅門:(學生探究規律,整理積累。)

  點撥:

  (1)、世紀與年代:年代在1-99間,是1世紀(或公元前);年代是3位數,世紀為第一位數加1;年代是4位數,世紀為前兩位數加1。

  (2)、公元前距今 == 公元前年數 + 當今的年數  

  公元后距今 == 當今年數 — 公元后的年數

  (3)、年代遠近規律:公元前年代數由大到小,數越大距今就越早;公元后年代數由小到大,數越小距今越早。

  4、知識拓展:你還知道什么紀年的方法?

  點撥:我國的天干地支紀年法;近代的民國紀年法;我國古代帝王年號紀年法等。

  課堂小結:同學們,生動的故事能演繹歷史,鮮活的知識能指導生活!只要我們多讀、多思、積極探究,你就會發現,歷史與生活一樣是豐富多彩、趣味無窮的!

  板書設計:

  課堂作業:

  1、下列歷史史實與禹有關的事項是(   )

  ①治水成功,造福黎民。②涂山召見諸侯,接受朝貢。③劃“九州”,鑄造“九鼎”。④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⑤廢除禪讓制,施行世襲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商朝前期屢次遷都,約公元前13XX年,商王盤庚遷都到(   )

  a.陽城                  b.亳

  c.殷                    d.鎬京

  3、穿越時空隧道,我們來到西周,下列現象不會見到的是(   )

  a.貴族和平民從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可以自由的轉讓和買賣。

  b.農業耕種,遇到旱災,可以進行人工灌溉。

  c.日常生活中,能夠普遍用到瓷器。

  d.都城鎬京的一個貴族建造房屋開始使用瓦。

  4、下列朝代被少數民族滅亡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5、下列所列的事項關聯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禹——啟              b.桀——湯

  c.紂——周武王          d.周幽王——犬戎

  6、 閱讀下列兩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夏朝的一位國王把人當坐騎,還把自己比喻為太陽,人們對他恨之入骨,紛紛咒罵他:“你這個太陽啊,什么時候才能滅亡……

  材料二 商朝的一位國王,在都城北邊沙丘,養著各地進貢的珍禽異獸,還造了“酒池肉林”,后妃大臣嬉戲游樂。發明炮烙酷刑……

  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國王”別是誰?

  (2)他們的所作所為導致了怎樣的后果?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1-5 ccaca  6、(1)分別是夏桀和商紂。(2)最終導致國家的覆亡。啟示: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題意即可))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比較淺顯,知識點明確。如果單純的學習識記夏商西周三個朝代的更迭,記住幾位暴君,這對于學生來說太枯燥無味了,他們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了探究的熱情。鑒于此,我采用了“講故事,學歷史”的教學思路,迎合了初一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進行了問題的探究,這一切似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學生樂在其中,效果是比較理想的。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如第一環節的學習成果為第二環節的探究感悟做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在第二階段的探究熱情也很高漲,此時的點撥指導就能發揮特效。指導方式方法多樣,如第三階段的圖示分解法、換算法等方法,不僅有利于化解難點,還使學生的思路開闊,學生的興趣濃厚,這樣,理解知識、歸納結論便水到渠成。

  不足與改進措施:故事可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展示,這樣省時高效,學生的探究學習可能會更充分深入一些,教學效果可能會更理想。故事間的過渡銜接還應進一步的斟酌完善,使故事與問題銜接更為流暢,形成一個有機的完整的體系。教師的點撥引導有時會束縛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放不開。教學中,教師也要學會傾聽,相信學生,不要過多干涉、控制學生,要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充分展現探究成果,大膽表達個人的觀點和認識。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思維,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后反思:

夏商西周的更迭 篇4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和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史實及更替的順序。

  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并概括其相似之處。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通過閱讀、獨立思考,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

  通過小組合作與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習。

  在教師的幫助下查閱資料,編演歷史劇或制作簡單的課件,提高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夏朝知識的學習,知道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通過學習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史實,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奴隸和平民的艱苦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的精美文物、歷史遺跡,樹立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培養學生運用合作、討論、歸納的方法,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學準備

  教師活動

  1、學情分析。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具備的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方法等。

  2、查閱相關書籍、報刊、網站,收集與這一歷史時期有關的資料。

  學生活動

  由科代表組織,劃分夏、商、西周三個小組。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選擇適合本小組的表現方式,整理有關信息。

  教學方法

  采用活動法教學,將常規課活動化。

  板書設計

  時間:公元前2070年     時間:公元前16XX年    時間: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禹              建立者:湯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陽城              都城:亳殷             都城:鎬京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共同學習了遠古時代的歷史,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不少的遠古人類,他們的智慧和艱苦創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同學們談談你對他們的印象。

  (學生可根據他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談談對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黃帝、堯、舜、禹等的體貌特征、生活勞作的認識)

  師:很好!這些傳說時代人類的艱辛勞動,反映了我國從人類起源到邁向文明經歷了曲折而漫長的歷程。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奴隸社會。在公元前2070年,中國僅次于古代埃及進入奴隸社會,從此我國歷史迎來了文明時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國奴隸社會歷時近16XX年,經歷了夏、商、西周、春秋四個時期。今天,就讓我們首先來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學習新課

  師:夏、商、西周距離我們今天實在是太遙遠了,我們應該通過什么渠道去了解它們呢?在課前,我們全班同學在科代表的帶領下,建立了一條時間隧道。現在,就讓科代表充當一次導游,讓他帶著我們穿過時間隧道去夏、商、西周三個朝代參觀。有請科代表。

  (課代表在上課過程中將代替教師把整節課的內容串連起來,主要是把夏、商、西周三部分內容進行銜接,并引導學生對各組小導游的講解提出問題)

  (各組同學己經做好了準備,他們派出代表先后出場為同學們做介紹)

  夏朝

  負責夏朝這個小組的同學將派出三名代表,分別以禹、啟、夏朝奴隸的身份出現。

  “禹”除了介紹他治水的功績外,重點說明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一一夏朝的建立者。

  “啟”主要介紹:(1)世襲制取代禪讓制的經過。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或鼓勵學生提問,理解“家天下”的含義,是帝王把天下當做自己一家的私有財產,進行統治,世代相傳。(2)講解奴隸制國家機器的構成和作用。(3)講解夏朝的疆域。注意運用多媒體課件加強直觀性。“啟”的介紹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實。

  “夏朝奴隸”主要講解夏朝農業生產、手工業生產以及他們的生活狀況。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充分運用課本上的圖片資料,如石鏟、石斧、《桀駕人車》圖等,力圖使學生對夏朝的社會狀況有一個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夏朝社會的興趣,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參與討論,加深對夏朝的了解。

  在學生介紹完之后,教師可以提問的方式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歸納夏朝奴隸制初步形成的表現。

  商朝

  商朝這一小組的同學可分別以商湯以及平民的身份出現,介紹商朝的基本情況。

  “商湯”主要負責介紹商朝建立的經過。教師也可配合他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各組同學討論“商湯滅夏的原因”。根據學生的討論,可出示一些歷史圖片說明夏桀的殘暴,通過夏桀與商湯的對比,幫助學生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同時,“商湯”還應簡單地介紹商朝前期社會政局的特點,如盤庚遷都、商朝的疆域、商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等等,使學生對商朝的政治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位“商朝的平民”主要介紹商朝的農業生產情況。他可提供一個考古信息:在一個商王宮殿遺址里,曾一次出土上千把石鐮。工具的集中保存說明什么?(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說明農業勞動是集體進行的)出示圖片資料(“商朝的石刀、石鐮”),說明當時奴隸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提問:“為什么當時奴隸使用的工具主要還是笨重的石器和木器?”(學生討論,從中初步認識奴隸的生活狀況)在總結商朝農業生產成就的基礎上介紹畜牧業發展的情況。

  另一位“商朝的平民”介紹手工業發展的情況。通過展示商朝精美的手工業作品,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說明商朝手工業中最突出的是青銅的冶煉技術和青銅器制造業的發展,它是商朝文明的標志。以司母戊鼎為例介紹青銅器的制造過程,司母戊鼎發現和保存的經過,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第三位“平民”介紹甲骨文的形成及特點。(由于這一內容在第九課將詳細學習,這里只做簡單的介紹)

  最后一位“平民”介紹商朝殘酷的奴隸制度。通過一系列的圖片說明,奴隸的辛勤勞動為奴隸主貴族創造了大批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他們卻一貧如洗,甚至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隸主不但強迫奴隸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行各種繁重的勞動,還把他們當作牲畜一樣任意屠殺,從而歸納出商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統治者的殘暴。

  教師幫助學生在聽講解的基礎上認識:(1)商朝奴隸制在夏朝的基礎上有了迸一步的發展和鞏固;(2)商朝文明在古代世界地位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 周

  西周這一小組的同學以周武王的身份首先講述“姜太公釣魚”的故事,說明周武王能火商的一個原因是他能求賢若渴,攏絡民心。其次介紹牧野之戰,講清西周建立的時間、開國君主和都城。最后從政治、經濟兩方面說明奴隸制的強盛。在政治方面強調統治者實行了分封制,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經濟上可出示圖片資料從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說明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學生表演小品《烽火戲諸侯》,科代表提醒同學們注意觀察,從中找到西周滅亡的原因。

  提問:“從剛才表演的小品中同學們能找到西周滅亡的原因嗎?”(學生活動)

  教師簡單介紹東周建立的情況。

  提問:“同學們,你們發現夏、商、西周的滅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學生活動)

  提問:“我們從中能得到什么教訓?”(學生活動)

  總 結

  師:在同學們的帶領下,我們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旅行生活。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夏代的同學講述得很有條理,商代的同學解說得非常形象,而西周同學的表演則惟妙惟肖,同學們的表現都相當出色,謝謝同學們的辛勤勞動。我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通過這次旅行,你掌握了哪些歷史知識?”(學生活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與學生共同畫出這節課的知識結構。(板書)

  提問:大家看黑板,你們發現這節課所列出的時間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這節課出現了具體的歷史年代)

  這位同學觀察很仔細。同學們知道怎樣用公元來紀年嗎?請同學們課后看“每課一得”,并完成自我測評。

  最后,老師還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奴隸制度是一個非

  常野蠻、殘酷的制度,奴隸在社會上沒有任何的權力和自由。請同學們思考,奴隸社會取

  代原始社會是進步還是退步?為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略)

  師:同學們的討論非常熱烈,大家都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很好!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進步還是退步,這個問題我們要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去考慮,恩格斯說:“采用奴隸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你的意見如何?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按照課前準備夏、商、西周材料的方法去尋找資料,并進行歸納總結寫成一篇小論文,貼在歷史留言板上,以此鍛煉我們查找資料、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篇5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導學案

  【學習目標】(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的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1.了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

  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順序。

  3.歸納夏朝、商朝滅亡原因相同之處,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課前預習】

  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國家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第22頁“`家天下'的夏朝”一目的內容,在課文中圈劃出來,并回答下列問題:

  1.夏朝的建立         時間:               

  建立者:             

  都城:                

  影響:______             代替了            ,開始了“                      家天下”。

  模仿上面的知識結構圖示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23頁“商湯滅夏”和25-26頁“武王伐紂”兩個子目的內容,找出每個子目包含的知識點,并列出其知識結構:

  2.商朝的建立

  (商湯滅夏)

  3.西周的興亡

  (武王伐紂)

  【課堂探究】(請同學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  新 課標第 一網

  1.你一定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劇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廣大的英雄,他們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你認為歷史上武王伐紂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說說你的理由.

  2你的疑點、難點:

  【歸納整理】  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時間 滅亡時間 都城 開國君主 亡國之君

  夏     

  商     

  西周     

  【拓展練習】(拾級而上,順達成功的頂峰!) 

  (一)選擇題

  1.把全國劃為“九州”,并鑄造象征最高權利的“九鼎”的是(    )

  a.商紂王   b.武王   c.大禹   d.夏桀

  2.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出現在(   )

  a.約公元前771年     b.約公元前16XX年

  c.約公元前2070年     d.約公元前1046年

  3.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

  a.湯      b.黃帝     c.禹     d.舜

  4.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

  a.禹傳位給伯益      b.禹傳子,家天下  

  c.舜傳位給禹       d.啟打敗有扈氏

  5.商朝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殷,是因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湯滅夏     b.武王伐紂     c.盤庚遷都       d.平王東遷

  6.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礎的關鍵戰役是:(    )

  a.阪泉之戰    b.打敗有扈氏     c.逐鹿之戰    d.牧野之戰

  7.在建筑物上使用瓦開始于下列哪個朝代?(    )

  a.夏朝   b.東周    c.西周    d.商朝

  8.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這一年是(  )

  a.21世紀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紀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紀70年代      d.20世紀70年代

  (二)材料解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成果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是謂小康。 

  請回答:①文中“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指的哪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

  ②從第二段資料看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有了什么變化?

  ③兩者相比你認為哪一種是進步的? 你喜歡哪一種?

  (三)簡答題  

  請你寫出商朝建立、穩定、滅亡的三個標志事件。夏朝和商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給后世留下什么啟示?

夏商西周的更迭(通用5篇) 相關內容:
  • 新課標-第18課《昌盛的秦漢文化》教學設計(精選4篇)

    【教學目標】了解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和醫學成就,包括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九章算術》和地動儀、張仲景、華佗。引導學生觀察漢代造紙圖,了解造紙的工序。引導學生依據地動儀示意圖,分析其原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 華夏之祖(通用9篇)

    第3課 (彭志文主講)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包括黃帝其人及他對華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貢獻、堯舜禹的“禪讓”和原始社會走向終結的有關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遠古傳說時代...

  • 《三國鼎立》教案(精選8篇)

    第18課、三國鼎立一、教學目標知識方面:官渡之戰和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吳三國在發展經濟、穩固統治方面實行的具體政策和措施。...

  • 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精選4篇)

    點擊::第一范文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包括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水平的提高和商業的繁榮一級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史實,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

  •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精選12篇)

    【學習目標】1、掌握民族政權并立的史實:遼、西夏、金的先后興起,陳橋兵變及北宋的建立,遼宋戰爭和澶淵之盟,宋夏和戰、宋金戰爭、郾城大捷、岳飛抗金,宋金議和等基本史實。...

  • 秦帝國的興亡(精選10篇)

    〖教學目標〗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教學建議〗第一步 讓學生課前查找陜西省地區的民俗風情,如秦腔、房屋(在設計上和中原地區不同)的特點、新浪網(sina支那也就是秦)名稱的來歷,如果有學生...

  •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精選6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知道三國鼎立局面形成過程中重要歷史人物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區別文學描寫和歷史原貌之間的關系;了解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說出其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系;簡述三國鼎立局面的...

  • 三國鼎立(精選13篇)

    七年級歷史教學學案學科歷史設計教師教授內容第18課 三國鼎立時間預設1課時問題預設:1比較官渡之戰中,曹操、袁紹的實力,分析戰爭中曹勝袁敗的因。2、“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稱贊的是誰?說出一個有關他的成語。...

  • 封建專制的加強(精選2篇)

    第一節 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 軍機處的設置;文字獄2.思想認識軍機處和文字獄是清王朝在政治思想上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3.能力培養① 清朝前期政治的特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② 政治特點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漸趨衰落。...

  • 七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 被夫上司強暴人妻中文字幕 | 2020日日夜夜噜噜噜com | 跪趴式啪啪gif动态图27报 | 新品亚洲高潮喷水精品视频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爽 |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操操操日日日 | 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 | 国产一级福利 | 成人午夜av国产传媒 | 午夜色综合 | 蜜桃网在线 |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不卡 | 黑人一级片视频 |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女人的高潮国语对白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在线观看 | 性毛片| 大地资源免费高清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爱视频免费樱桃 | 亚洲热av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爆 |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 巴西一级毛片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性猛交富婆╳xxx乱大交小说 | 日韩在线综合 | 国产美女裸身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 青青草青娱乐在线 | av色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SV |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久 | 天天艹逼 |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 中国老太婆野外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