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2、簡述秦鞏固統一、加強封建統治的措施和影響。
答:(1)政治方面:建立起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后由皇帝決斷;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郡下設縣。
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郡縣制的推行,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2)經濟文化方面: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影響:有利于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影響深遠。
(3)思想方面:焚書坑儒。
影響:加強了思想控制,但對我國古代文化造成了重大損失。
(4)軍事方面:北伐匈奴,修筑長城,南征嶺南,興修靈渠,開發南疆。
影響:安定了邊疆,維護了國家統一,開發了邊疆經濟,為中原和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
3、列舉秦朝的疆域四至: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第12課 “伐無道,誅暴秦”
1、列舉秦的暴政的表現。
答:(1)秦始皇廣建宮殿陵墓。(2)繁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3)嚴酷的刑法。(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黑暗。
2、列舉陳勝、吳廣起義的時間地點、原因、建立的政權、結果和意義。
答:(1)時間地點:公元前2XX年、大澤鄉。
(2)原因:(直接原因)陳勝、吳廣等貧苦農民在被征發到漁陽戍邊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誤期;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建立政權:陳。
(4)結果:不到半年,起義軍被秦軍鎮壓下去,吳廣、陳勝相繼被部下殺害。
(5)意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3、列舉巨鹿之戰的時間、領導人、結果。答:公元前2XX年,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
4、西漢建立:( )年,( )建立漢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西漢,( )就是漢高祖。
第13課 大一統的漢朝
1、漢高祖和他的后繼者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訓,減輕農民的( )、( )和( )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他們獎勵耕作的農民,勸戒百官( )。提倡( ),并以身作則。文景時期,重視( ),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起來,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 )。
2、從政治、經濟、思想、軍事方面簡述漢武帝的主要政績(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答:(1)政治上: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削弱王國勢力。
(2)經濟上:漢武帝將地方的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統一鑄五銖錢,增加了中央財政收入。
(3)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
(4)軍事上: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沉重打擊匈奴,匈奴無力與西漢對抗.
武帝時候,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