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學案二
三、 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代表作《夢溪筆談》,被英國學者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石油”這個名稱,并預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同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也在這一本書記載下來。沈括還創制“十二氣歷”。
2、元朝時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學成就《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他還主持開鑿了通惠河。
【學習自測】
1、西方學者謝和耐說:“直至18世紀中葉,在中國刊印的書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總數還要多。”這主要得益于我國古代哪一技術的發明和普及
a.造紙術 b.火藥 c.活字印刷術 d.指南針
2、英國作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學方面, 第二種是在戰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這里的“第三種”指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3、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曾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我國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紙術的發明 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③指南針的出現和廣泛使用 ④火藥的廣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宋代史書記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對此材料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b.我國勞動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針指南的作用
c.指南針在宋代用于航海事業,但只是輔助作用 d.指南針是我國古代水手最早發明的
5、小趙從歷史辨析欄目中下載了四句話,請你幫他找出與歷史事實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時,有人在野外行走,帶著司南辨識方向
b.秦朝時,有人在紙上書寫一種小篆字體
c.西漢時,有人用活字排版《傷寒雜病論》
d.唐朝時,有人使用火藥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戰